[发明专利]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8086.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岳娜;岳富民;李昕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5/38 | 分类号: | C07D265/38;C07D279/22;C07D219/02;C07D241/46;C07F5/02;C07D311/82;C07D335/12;C07C25/22;C07D407/10;C07D417/12;C07D409/12;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包含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如化学式1表示,所述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但是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等性能和产品的应用要求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改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
其中,X和Y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S、O、N(R3)、C(R4R5)、Si(R6R7);
R3、R4、R5、R6和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
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
n1表示R1的数量,n1选自0、1、2、3或4,且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彼此相同或不同;
n2表示R2的数量,n2选自0、1、2、3或4,且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彼此相同或不同;
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涂装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合理确定浮选选别最佳有效粒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