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方法、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313.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7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源;汪大明;邓罡;来飞;付宗波;周忠宝;曹宇;曹恒;谢超良;唐奕;易江义;陈军;戴俨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4 | 分类号: | H04L67/104;H04L45/16;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李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群体 协同 感知 方法 处理器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方法、处理器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构建基于Kautz图的区块链通信网络;确定根据Kautz图生成的多个区块链节点;通过每个区块链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得到每个区块链节点的感知值;针对每个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根据自身的感知值和消息转发数量构建消息体;确定出每个区块链节点的邻居节点并将消息体发送至邻居节点;邻居节点在接收到消息体后,将消息体中包含的消息转发数量减少预设数值以得到更新后的消息转发数量;在更新后的消息转发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邻居节点将消息体转发至邻居节点的邻居节点;直到消息转发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停止转发消息体,以提高感知的准确性与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方法、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无人车等自动化装备一般会配置区块链节点以进行群体协同感知。这些自动化装备形成群体,由群体对特定目标进行感知,再利用配备的区块链模块构建区块链网络,以利用去中心化与共识等技术对感知的结果进行协同认定。
但目前的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在地层进行信息交换时,一般采用的是非结构化网络连接。非结构化网络组成网络的节点的拓扑连接无规律,如随机连接。且,因为不需要维持于特定结构,采用非结构化网络拓扑维护成本低。但消息传递的速度慢,往往采用泛洪传播的方式,传递所需的成本较大。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在感知目标后会利用泛洪原理传播数据以进行共识,而利用泛洪原理会引起大量的信息传播,会提高无人机在计算和网络方面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人机的电量以及共识速度,感知的效率较低。
在目前的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技术中,大部分采用原始区块链的共识方法对群体协同进行感知,而这种原始区块链的共识方法一般是采用投票、轮训机制等方式,并没有针对感知本身设计性能较强的共识方法,导致感知的准确性与感知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方法、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区块链群体协同感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Kautz图的区块链通信网络;
确定根据Kautz图生成的多个区块链节点;
通过每个区块链节点对目标进行感知,得到每个区块链节点的感知值;
针对每个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根据自身的感知值和消息转发数量构建消息体;
根据Kautz图确定出每个区块链节点的邻居节点,并将消息体发送至邻居节点;
邻居节点在接收到消息体后,将消息体中包含的消息转发数量减少预设数值以得到更新后的消息转发数量;
在更新后的消息转发数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邻居节点将消息体转发至邻居节点的邻居节点;
直到消息转发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停止转发消息体。
可选地,根据Kautz图确定出每个区块链节点的邻居节点,并将消息体发送至邻居节点包括:根据Kautz图确定出每个区块链节点的邻居节点;根据贪心算法确定出邻居节点中投递成功率最高的邻居节点以作为目标邻居节点;将消息体发送至目标邻居节点。
可选地,针对每个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根据自身的感知值和消息转发数量构建消息体包括:针对每个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通过Kautz图随机产生对应的Kautz序列;区块链节点根据自身的感知值、消息转发数量、消息体的轮次值以及Kautz序列构建对应的共识消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