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发汗冷却原理的新型泛多孔结构的热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469.9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5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38 | 分类号: | B64C1/38;F01D5/18;F01D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发汗 冷却 原理 新型 多孔 结构 防护 | ||
1.一种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包括能够流通冷却剂的液体通道(1)、支撑结构的泛多孔介质金属框架(3)、冷却剂相变空间(4)和顶部迎风壁面结构(5)部分组成。所述液体通道呈现树枝状结构,由底部树干型一级支状管网(11)通道向上展开为树枝状流体通道,每一层次的通道变化均有一个六通结构连接。所述金属框架泛多孔介质结构(5)为泛多孔介质结构形式,结构内部充斥着树枝状的流体通道(1)。所述顶部迎风结构(5)为半球形结构固体,可实现流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隔离,并可实现流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高效换热。
2.如上所述的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冷却剂流体通道(1)中的管道段优选为圆柱形和圆锥台型。
3.如上所述的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支状管网(11)与和四个二级支状管网(12)分支连接部位、二级支状管网(12)与和四个三级支状管网(13)分支连接部位、三级支状管网(13)与和四个四级支状管网(114)分支连接部位均设置为六通通道结构形式。
4.如上所述的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支状管网(11)的顶部冷却剂通道(15),均垂直于泛多孔介质壁面。
5.如上所述的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泛多孔介质金属框架(3)为低导热性能的耐高温金属或陶瓷材质。
6.如上所述的基于发汗冷却理论的泛多孔介质新型热防护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部迎风半球结构(5)为耐高温耐腐蚀,高导热性能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4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