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9256.8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0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平;刘洁;刘真;古玉;左之才;才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6;A61K9/12;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李小伟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皮肤 真菌 中药 配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动物真菌性皮肤病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成分:苦参、白癣皮、黄柏、土槿皮和蛇床子;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配方对动物源毛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等作用效果明显,可达到治疗目的,且基本无毒副作用,可降低耐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真菌性皮肤病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性皮肤病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铜钱癣”、“秃毛癣”、“脱毛癣”和“牛皮癣”等。动物感染真菌后皮肤瘙痒、厌食、消瘦、免疫力下降,造成营养消耗加大、人工浪费、养殖成本提高、利润骤减,给养殖(户)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野生动物感染皮肤真菌病以后更难以根治,特别影响外观和公众形象,给旅游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毛孢子菌为肉牛及野生动物易感染真菌之一。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容易造成给药困难,具有毒性,易使真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对动物毛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性皮肤病作用效果明显,可达到治疗目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成分:苦参、白癣皮、黄柏、土槿皮和蛇床子。
进一步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5-20份,白癣皮10-30份,黄柏30-50份,土槿皮5-20份,蛇床子20-40份。
进一步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7.92份,白癣皮17.5份,黄柏39.7份,土槿皮12份,蛇床子22.9份。
进一步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23.4份,白癣皮6.05份,黄柏48.9份,土槿皮3.37份,蛇床子18.2份。
进一步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苦参14.6份,白癣皮11.2份,黄柏44.9份,土槿皮22.9份,蛇床子6.42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中药配方在动物抗真菌病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真菌包括动物源毛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S1:将中药配方中的药材成分分别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网筛,盛装于白托盘中,于60℃温度条件下干燥过夜后备用,药品被干燥至恒重;
S2:将步骤S1中的不同药材成分的药粉按比例精确称量后混匀,在乙醇中浸泡3小时,其中药粉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12,乙醇浓度70%,在超声条件下超声反应40min,反应温度为60℃,完成提取,得提取液;
S3:收集步骤S2中的提取液,利用旋转蒸发仪在60℃条件下减压至8万帕进行浓缩,浓缩至每毫升药液中含有1g原生药为止,即得浓缩液;
S4:将步骤S3中的浓缩液常温旋涡震荡5min,再加入2%二甲基亚砜,定容至10mL,再次震荡摇匀后装入无菌离心管中于-20℃条件下冷冻保藏,备用;
S5:临床使用时,将步骤S4中的浓缩液稀释10~100倍即可;
S6:也可以根据情况制成膏剂、油剂和喷雾剂等剂型。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超声频率为40K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配方对动物源毛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作用效果明显,可达到治疗目的,且基本无毒副作用,可降低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NA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苗木培育移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