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茶饼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9338.2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兴;韩祯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吴晓茜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解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防治 茶饼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茶饼病中的应用。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22,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0256,于2020年7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本发明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和对致病菌拮抗性强等优点,使用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备的发酵液能够高效的防治茶饼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解淀粉芽孢杆菌N-22在防治茶饼病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茶饼病又名叶肿病、疱状叶枯病,是重要的茶树叶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湖北等多个省份发生严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或淡红色半透明小斑点,随着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表面光滑、向下凹陷的大圆斑,叶片背面突起呈满月状,上着生白色粉末状物。茶饼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物为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属担子菌门,外担菌目,外担菌属。该病害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每年因茶饼病导致的茶叶减产约 20%~30%,病叶制成的干茶味苦易碎,叶底浑暗,品质严重下降。
目前用来防治茶饼病的有甲基托布津、苯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苯醚甲环唑等化学杀菌剂,但在化学药剂的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出口贸易和病害的可持续防治。而目前登记在茶树上防治茶树病害的有机类杀菌剂仅有多抗霉素。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
用微生物对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因其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化学药剂,降低病害防治对环境的危害,促进可持续植保的发展而备受关注。芽孢杆菌属是在生物控制剂中被研究的最多的属之一,其在生物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形成抗逆芽孢,增强了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产生具有拮抗活性的次级代谢物,包括抗真菌蛋白、低分子量挥发性化合物和抗生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N-22,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0256,于2020年7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上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N-22在防治茶饼病中的应用。
一种发酵粉剂,所述发酵粉剂由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N-22制得。
上述发酵粉剂为固体菌剂,且所述发酵粉剂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N-22芽孢的浓度为107~108cfu/mL。
上述的发酵粉剂在制备防治茶饼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和对致病菌拮抗性强等优点,使用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备的发酵粉剂能够高效的防治茶饼病,500倍稀释的发酵液21天统计防效为62%~78%,较其它生防药剂有更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茶饼病防治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次平行实验施药后不同时间点两种药剂处理后的防效对比;
图2为第二次平行实验施药后不同时间点两种药剂处理后的防效对比;
图3为不同稀释倍数下N-22发酵粉剂处理后的防效及其与多抗霉素处理后的防效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