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9761.2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凌健;阮浩洁;徐重酉;江灏;王劲松;郑隽杰;林科振;许晓峰;孙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H02J3/3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戚海东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台 供电系统 协调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所述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功率支撑模块,实时检测配电数据,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功率支撑模块未故障低压台区提供短时功率支撑,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方法,包括将两低压台区分为第一台区和第二台区,并采集两低压台区的配电数据,对比两低压台区的配电数据,筛选出故障台区,储能系统放电供故障台区内常规负载短时运行,满足了在检修阶段低压台区内用电器的用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协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与人们的用电系统相连,低压配电网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质量。但在低压配电网的日常运行中往往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电网故障。在具体用电场景中,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低压配电台区故障时,需要检修人员进行实地抢修,在检修时会对人们用电造成障碍,对于地理位置上临近的配电台区,可以提供带有储能系统的互联线路来实现故障台区的短时功率支撑,以减小检修时带来的用电不便,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所述两低压台区分为第一低压台区和第二低压台区,第一低压台区包括第一交流母线、第一分布式光伏和第一常规负载,第二低压台区包括第二交流母线、第二分布式光伏和第二常规负载;所述两低压台区供电系统协调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功率支撑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协调控制器和监控后台,协调控制器和监控后台通过光纤通信连接,监控后台用于接收整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配电数据,协调控制器用于对功率支撑模块发出控制命令;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配电数据并将配电数据传输至主控模块进行处理并保存;所述功率支撑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主控模块控制命令后提供支撑功率。
在低压台区中加入分布式光伏,达到优化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目的,实时监控低压台区内数据,以保证在出现过流故障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功率支持,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且采集到的数据均保存在监控后台中,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可以通过监控后台的历史数据快速找到故障原因。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支撑模块包括DC/AC柔直变流器A1、DC/AC柔直变流器A2、储能系统和直流负载,所述DC/AC柔直变流器A1和DC/AC柔直变流器A2的交流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交流母线和第二交流母线上,所述DC/AC柔直变流器A1的直流端和DC/AC柔直变流器A2的直流端相互连接构建功率传输装置;所述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和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通过DC/DC变换器接入功率传输装置;所述直流负载连接在功率传输装置上。
两个柔直变流器构建柔性直流互联线路进行柔性直流输电,通过对两端换流器的控制,就可以实现有功功率的传送,同时两端换流器还可以独立调节各自所吸收或发出的无功功率,从而对所联的交流系统给予无功支撑,连接有的储能系统通过直流互联线路可以在低压台区出现故障时向两个低压台区进行供电支撑,而直流互联线路来传输储能系统发出的支撑功率具有可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出现换相失败、换流器间无需通信以及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DMF法萃取分离碳五的高效低垢阻聚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