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0742.1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毅;班竹;张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4 | 分类号: | A01N43/824;A01N47/34;A01N39/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苗计伟 |
地址: | 547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油桃 流胶病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农药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噻灵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复配而成,所述噻灵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的质量为1‑15:0.03‑0.1;所述噻灵由噻唑锌和甲基硫菌灵组成。本发明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对油桃流胶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油桃流胶病的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剂量,节省防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桃流胶病又称瘤皮病,在我国各桃区都有发生,我国的桃流胶病病原菌包括Botryosyphaeria dothidea、Leptosphaeria pruni Woronichin和Cucurbitaria sp.。桃流胶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在支杆部位发生,以主杆最为严重。其中1年生枝出现瘤状突起,翌年瘤状突起开裂溢出胶液,胶液多为无色半透明粘质,变为茶褐色硬块。多年生枝产生水泡状隆起,病部坏死变褐流胶。桃流胶病发生时常会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化学农药是防治桃树流胶病的常用手段,但长期施用单一化学药剂容易使其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将不同成分的化学农药进行复配是开发新型农药的常用方法,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配方,即可以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可以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比如:申请号CN201510180974.7,公开了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辛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申请号CN201610598645.9,公开了一种含辛菌胺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都是将2种作用机理不同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来提高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将2,4-二氯苯氧基乙酸、噻唑锌和甲基硫菌灵三者以一定质量比进行复配时,对桃树流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报道。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表现出增效作用,可提高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噻灵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复配而成,所述噻灵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的质量为1-15:0.03-0.1;所述噻灵由噻唑锌和甲基硫菌灵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噻唑锌和甲基硫菌灵的质量比为1-5:10-1。
作为优选,所述噻唑锌和甲基硫菌灵的质量比为3: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制剂,其由上述的农药组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组成,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农药学上可接受的助剂包括湿润剂、分散剂、溶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和成膜剂等,以及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其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剂型的不同通过试验即可确定。
作为优选,所述农药组合物的质量占所述农药制剂总质量的1.5-80%。
作为优选,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水乳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治疗油桃流胶病的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三种有效成分组成,可以有效减缓桃流胶病病原菌的抗药性产生,降低单独使用单一有效成分带来的抗药性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0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