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及应用其的变压器绕线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1886.9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庞伟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加工 方法 应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及应用其的变压器绕线加工系统中,该方法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使夹持针具穿接有线芯;S2、拉动线芯,驱动联动所述线芯以将其接入至变压器骨架的绕线柱一端位置;S3、驱动联动所述线芯对所述绕线柱进行绕线处理,该绕线处理后的所述线芯绕动至该绕线柱的另一端位置;S4、所述线芯随压合治具的压合动作而压合定位至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线芯另一端在压合治具的压合下被拉动至远离所述绕线柱的另一端位置,使所述线芯形成折弯。基于该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设置,使得对相应变压器的折线处理过程以自动化的设备进行生产处理,从而有效地满足变压器产品的高效生产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及应用其的变压器绕线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变压器制作过程一般都是采用绕线、缠绕绝缘胶带、对绕组引线进行折线、在引线上缠绕绝缘胶带这几个步骤完成,但是,目前在对绕组引线进行折线的这个步骤只能通过人手工完成,导致其他的步骤也无法在机器上完成,使整个生产效率比较低下,无法满足大规模快速生产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按照规定,原变压器裸露的漆包线线芯需要套进套接管才能进行绕线。目前市面上的半自动绕线机不能实现自动穿套接管,则需人工将套有套接管的线芯固定在起绕端才进行绕线,结束时又要人工将套有套接管的线芯固定在尾绕端;同时,在配合不同线径的线芯是人工频繁穿管既耗时又耗人工,产能也无法提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及应用其的变压器绕线加工系统。
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夹持针具穿接有线芯;
S2、拉动线芯,驱动联动所述线芯以将其接入至变压器骨架的绕线柱一端位置;
S3、驱动联动所述线芯对所述绕线柱进行绕线处理,该绕线处理后的所述线芯绕动至该绕线柱的另一端位置;
S4、所述线芯一端随压合治具的压合动作而压合定位至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线芯另一端在压合治具的压合下被拉动至远离所述绕线柱的另一端位置,使所述线芯形成折弯。
进一步地,于步骤S2中,使所述线芯接入至所述绕线柱一端位置前,在夹持针具的绕线端引导下,该线芯一端绕设至变压器骨架的第一绕线位置;和/或于步骤S4后,使折弯后的所述线芯另一端绕设至该变压器骨架的第二绕线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位置及第二绕线位置设置于所述变压器骨架同一端的两侧位置或同一侧的两端位置或不同端的两不同侧位置。
进一步地,于步骤S1中,使所述夹持针具夹持有套接管,并使所述线芯穿接于所述套接管中;在所述线芯一端绕设至变压器骨架的第一绕线位置后和/或折弯后的所述线芯另一端绕设至该变压器骨架的第二绕线位置前,所述套接管将随该夹持针具的夹持动作而联动置入至所述变压器骨架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线芯一端绕设至变压器骨架的第一绕线位置后,所述套接管将随该夹持针具的夹持动作而联动置入至所述变压器骨架上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使夹持针具调节套接管的夹持位置,令套接管局部伸出至夹持针具外作固定;
S2-2、拉动线芯,在夹持针具的绕线端引导下使该线芯一端绕设至变压器骨架的第一绕线位置;
S2-3、使夹持针具释放套接管,并继续拉动线芯,使套接管随线芯的拉动而拉离所述夹持针具;
S2-4、对拉离的套接管以所述压合治具进行压持定位,使套接管置于变压器骨架的第一绕线位置与绕线柱之间位置,并使线芯绕接置所述变压器骨架的绕线柱位置,以此完成所述套接管的置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1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