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5621.6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章彬炜;钟培森;曾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成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该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1.4mm;且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2CT1/TTL0.35;其中,CT1表示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TTL表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该光学镜头具有高像素、小型化、低敏感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在朝着超薄化、全面屏、超高清成像等方向发展,这就对搭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摄像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足够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美观,在提升光学性能的同时跟随上电子设备变化的步伐。近些年,水滴屏、刘海屏、挖孔屏等异形屏的不断发展,都是源于消费者对手机全面屏的热衷追求;由于前置摄像头的存在以及头部尺寸过大,导致全面屏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障碍。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应用于手机上的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外径最小达到∅3mm,由于其头部外径及整体体积较大,导致屏幕占比率难以提升,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佳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至少具有头部外径小、体积小、像素高等优点,以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上述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1.4mm;且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2CT1/TTL0.35;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元件及第一方面提供的光学镜头,成像元件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采用四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镜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在满足高像素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且镜头的头部外径可以做到∅2mm以下,能够满足高屏占比的需求,从而较好地实现了镜头小型化和高像素的均衡,同时可以拍摄到更大面积的景物,对后期的裁切带来了巨大便利,能够更好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f-tanθ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5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