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重载混合动力底盘的独立悬架连结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6610.X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7/00;B60G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闫萍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混合 动力 底盘 独立 悬架 连结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为一种多轴重载混合动力底盘的独立悬架连结支撑结构,包括双横臂支座,双横臂支座支撑梁,双横臂支座拉杆,摇臂支座,摇臂支座支撑梁,油气弹簧支座和油气弹簧支座支撑梁;每个纵梁内侧安装一个双横臂支座,双横臂支座与双横臂通过销轴连接;双横臂支座支撑梁与双横臂支座通过螺栓连接;双横臂支座拉杆与双横臂支座通过销轴连接;每个纵梁外侧安装一个摇臂支座,摇臂支座与摇臂通过支撑轴承连接;摇臂支座支撑梁的两端与纵梁,摇臂支座通过螺栓连接;每个纵梁外侧安装在一个油气弹簧支座,油气弹簧支座与油气弹簧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油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摇臂通过销轴连接;油气弹簧支座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纵梁,油气弹簧支座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轴重载混合动力底盘的独立悬架连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多轴是指该车辆具有两个以上的轴,重载是指该车辆的轴荷不小于10吨,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
混合动力汽车是由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具有高能量利用率、低油耗的特点,能有效提高车辆续驶里程,且混合动力汽车能减小传统车辆发动机的尺寸,简化传动系统布局,利用电机低转速下高转矩、高转速下恒功率的特点提高车辆的起步加速能力和动力性,必要时能充当小型电站为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独立悬架的每个车轮单独通过一套悬挂安装于车身或者车桥上,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架或者车身上,此种悬挂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而且由于该悬挂质量较轻,缓冲与减震能力很强,乘坐舒适。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重心;车轮运动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
用于连结汽车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传递载荷的悬架连结支撑结构需要具有连接强度大、抗扭强度大、结构稳固的特点,以满足工作的强度及刚度要求。
现有的悬架连结支撑结构为了获得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多与车架固联在一起,用铆接或焊接的方法将纵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保证车架整体的抗扭刚度和承载能力,而铆钉主要承受剪切力,在承受拉力方面较弱,无法满足重载底盘的需要,同时,焊接结构容易在焊接时产生焊接缺陷,导致负责连结支撑悬架的这种受力复杂部位焊缝开裂,而且,焊接结构一旦发生部件损坏,也无法快速更换维修。
现有的悬架连结支撑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重量大,悬架支撑结构一体化导致轻量化困难。
2、安装难度大,支撑结构一体化后体积庞大,安装需要更大型的工具协助。
3、铆接结构难以应用在重载环境下。
4、焊接结构容易在焊接时产生焊接缺陷,受力复杂部位焊缝易开裂。
5、维修成本高,一体化后若某一构件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重载混合动力底盘的独立悬架连结支撑结构,将各支撑部分模块化,拆装方便,解决支撑结构一体化导致的安装困难,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轴重载混合动力底盘的独立悬架连结支撑结构,包括:双横臂支座1,双横臂支座支撑梁2,双横臂支座拉杆3,摇臂支座4,摇臂支座支撑梁5,油气弹簧支座6和油气弹簧支座支撑梁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