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感器处理方法和互感器与计量芯的一致性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7259.6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东;徐丽玲;陈广哲;高平;沈国峰;沈立峰;陈伟亮;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G01R1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新哲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处理 方法 计量 一致性 实现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感器处理方法和互感器与计量芯的一致性实现方法,该互感器处理方法包括:将被测互感器部件与标准计量芯进行出厂校准,得到互感器校准参数;利用标准校准参数对互感器校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所述标准校准参数通过标准互感器与所述标准计量芯预先校准得到;将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存储于该被测互感器部件的存储单元中,以用于后续确定与目标计量芯部件组合时的校准参数。该方法可以在互感器和/或计量芯任意出现故障时,实现现场更换损坏部件而无需再进行对组合的整体设备进行额外的整机校准,可以大大降低维护的成本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感器处理方法和互感器与计量芯的一致性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压电气行业中,对交流负载的计量多数采用互感器加计量芯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案必须对同一设备内的互感器和计量芯进行实际校准后才能保证计量精度。但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当互感器或计量芯其一出现故障时,若仅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且不进行重新校准,将会造成计量精度失准;如果对整体设备进行二次校准,又会产生人工和材料成本,且耽误用户正常使用产品。此外,若对整体产品进行更换,又会增加维护成本,且未损坏元件也不能再次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对此,当前行业内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一是采用高一致性互感器,单独对计量芯进行校准;二是利用免校准计量芯片加高一致性互感器,这两种方案在对设备的损坏部件(互感器和/或计量芯)进行更换时均可不进行二次校准。无论是哪一个方案,都需要采用高一致性互感器,成本较高。而且若是没有采用免校准计量芯时,更换计量芯后,还是需要对计量芯进行校准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感器处理方法和互感器与计量芯的一致性实现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现场更换损坏部件而无需再进行对组合的整体设备进行额外的整机校准。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互感器处理方法,包括:
将被测互感器部件与标准计量芯进行校准,得到互感器校准参数;
利用标准校准参数对所述互感器校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所述标准校准参数通过标准互感器与所述标准计量芯预先校准得到;
将所述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存储于所述被测互感器部件的存储单元中,以用于后续确定与目标计量芯部件组合时的设备校准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准校准参数包括标准电流比差系数和标准相位差系数,所述互感器校准参数包括第一电流比差系数和第一相位差系数;
所述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包括第二电流比差系数和第二相位差系数,所述互感器调整校准参数的获取,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流比差系数加上预设值后与所述标准电流比差系数作差,将得到的差值对所述预设值进行求余操作,得到所述第二电流比差系数;
将所述第一相位差系数加上所述预设值后与所述标准相位差系数作差,将得到的差值对所述预设值进行求余操作,得到所述第二相位差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测互感器部件与所述标准计量芯组合为一被校准设备,所述被校准设备被安装于校准平台的标准线路中,所述校准过程包括:
向所述标准线路输入电压与电流之间呈第一相位差的电源信号,根据测量的实际电流和所述输入的电流大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电流比差系数;
输入电压与电流之间呈第二相位差的相同幅值的电源信号,根据平台的输出功率与测量的实际功率来计算功率误差,并根据所述功率误差计算所述第一相位差系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感器与计量芯的一致性实现方法,将目标计量芯部件与采用上述处理方法得到的互感器部件进行组合得到一测量设备,所述目标计量芯部件中存储有与所述标准互感器预先校准得到的计量芯校准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