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中心平台的自主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7281.0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2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雄敏;丁春风;孙兵;陶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53 | 代理人: | 施建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联网 中心 平台 自主 管理 方法 | ||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中心平台的自主管理方法,属于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物联网平台;步骤2,注册阶段;步骤3,用户模块收集资料并上传至区块链模块;步骤4,分析回复阶段:观察者模块通过智能合约从区块链模块内收集到影像资料、用户身体资料或环境资料,出具分析报告,对分析报告使用观察者模块的私钥和观察者模块的私钥签章进行加密后,分别传送给区块链模块、中心平台和用户模块。因此,本方案使用私钥签章技术保护身份识别与资料不可否认性的需求,并且将资料和私钥签章保存至资料库与区块链,且依靠区块链的分散技术,实施分散式管理,降低资料被攻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中心平台的自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系统的架构中,物联网设备的资料进行集中式管理。而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处处都有危机,每个时间节点都会有恶意人士发起恶意攻击。物联网中心平台一旦被攻击,整个平台可能处于瘫痪状态,敏感的信息或数据也会外泄或者窜改。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分散和不可篡改的优点,提供不需要第三方信任的网络也能做交易的网络环境。
为了确保物联网设备的资料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恶意攻击者窥视或者避免节点遭到冒用,必须对资料传输过程进行加密保护。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中心平台,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消除物联网中心平台的原有管理模式,并且在区块链内的资料都将会是哈希值从而避免资料遭到篡改或是外泄。并且,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运用区块链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中心平台的自主管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中心平台的自主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用户模块、区块链模块、观察者模块和中心平台;
步骤2,注册阶段:判断传感器是否已经成为区块链模块中的用户:是用户则用户模块搜集资料并进行步骤3,不是用户则进行注册阶段;
步骤3,用户模块收集资料并上传至区块链模块;如果资料是影像资料,则不执行加密直接通过区块链模块回传给观察者模块;
否则继续判断资料是否是用户身体资料;当资料是用户身体资料,则运用身份加密技术、哈希函数以及签章后,通过区块链模块回传给观察者模块;
否则附上用户模块的私钥签章后传给观察者模块;
步骤4,分析回复阶段:观察者模块通过智能合约从区块链模块内收集到影像资料、用户身体资料或环境资料,出具分析报告,对分析报告使用观察者模块的私钥和观察者模块的私钥签章进行加密后,分别传送给区块链模块、中心平台和用户模块。
步骤1中,所述用户模块内设传感器,包括获取用户身体资料的穿戴设备、获取影像资料的监控设备和获取环境资料的环境传感器;所述穿戴设备、监控设备和环境传感器均与区块链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模块通信连接有观察者模块和中心平台;
所述区块链模块通信连接有观察者模块和中心平台;
所述观察者模块通信连接有中心平台;
所述中心平台设置有资料库。
步骤2中,注册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观察者模块向用户模块提供自己的公钥和身份标识;
步骤202.中心平台向用户模块提供自己的公钥和身份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坐标测量仪器的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