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波段宽带可重构收发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7323.0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2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邵一鹏;吴海珍;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波段 宽带 可重构 收发 | ||
本申请提供一种UV波段宽带可重构收发机,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收发机的可配置本振源模块分别与二次变频发射模块和超外差接收模块电连接;可配置本振源模块用于产生f1的固定频率信号和f2~f3的变频频率信号,给二次变频发射模块和超外差接收模块提供本振源;二次变频发射模块用于在本振源激励下将不同带宽的f4中频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得到f5~f6的射频信号;超外差接收模块用于在本振源激励下将f5~f6的射频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得到不同带宽的f4中频信号;能够实现宽带频率范围和不同信号带宽模块可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波段宽带可重构收发机。
背景技术
软件无线电是当前通信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是在数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上用软件配置硬件,实现所需无线电功能,其具有灵活性、标准化、模块化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目前无线系统中模块种类繁多、兼容难、扩展升级难的问题。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宽带可重构收发机作为获取信息的设备前端,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从简化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也希望通过宽带可重构收发机对各频段收发信号进行统一的中频数字信号处理。但是,宽带收发机必然存在一系列技术难点,如宽频段信号干扰问题、宽带噪声阻塞问题、强信号对弱信号压制问题、宽覆盖与小步进的矛盾等,在工程实践中更有抗劣环境和高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宽频段信号干扰问题、宽带噪声阻塞问题、强信号对弱信号压制问题、宽覆盖与小步进矛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UV波段宽带可重构收发机,实现宽带频率范围和不同信号带宽模块可配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V波段宽带可重构收发机,包括:二次变频发射模块、超外差接收模块和可配置本振源模块,
所述可配置本振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二次变频发射模块和所述超外差接收模块电连接;
所述可配置本振源模块用于产生f1的固定频率信号和f2~f3的变频频率信号,给所述二次变频发射模块和所述超外差接收模块提供本振源;
所述二次变频发射模块用于在本振源激励下将不同带宽的f4中频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得到f5~f6的射频信号;
所述超外差接收模块用于在本振源激励下将f5~f6的射频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得到不同带宽的f4中频信号,其中,f1、f2、f3、f4、f5和f6均指示的是频率。
其中,所述二次变频发射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可配置中心频率为f4的滤波组件、二次变频发射通道、可选通射频滤波组件和输出端增益调节电路,
所述可配置中心频率为f4的滤波组件用于不同带宽信号的选择;
所述二次变频发射通道用于:将f4中频信号和高本振f1高本振混频,实现频谱搬移到f7的高中频上;并对f7的高中频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后与f2~f3高本振混频,得到f5~f6的射频信号,其中,f7指示的是频率;
所述可选通射频滤波组件用于滤除输出的射频信号中谐波杂散;
所述输出端增益调节电路用于调节f5~f6的射频信号的幅度。
其中,所述可配置中心频率为f4的滤波组件设置有1dB带宽为BW1、BW2、BW3声表滤波器,通过三选一开关在不同带宽的滤波器之间选择。
其中,所述可选通射频滤波组件为6选通滤波器组和六选一开关,6选通滤波器组包括1dB带宽为f5~f8带通滤波器、1dB带宽为f9~f10带通滤波器、1dB带宽为f11~f12带通滤波器、1dB带宽为f13~f14带通滤波器、1dB带宽为f15~f16带通滤波器和1dB带宽为f17~f6带通滤波器,其中,f8、f9、f10、f11、f12、f13、f14、f15、f16和f17均指示的是频率。
其中,所述输出端增益调节电路包括耦合器、检波器和电调衰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