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8063.9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0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巨少华;周昱;韩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林建亮;姜开远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尾气 污染物 吸收 脱除 处理 浓度 氧化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一端设置有酸溶液进液口和酸溶液出液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另一端通过微反应器和第二反应釜连接;
所述微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反应釜还设置有吸收液循环泵;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吸收液出液口、吸收液出料口和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收液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与所述第一反应釜之间通过设置的第一管道连接;
所述吸收液循环泵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之间通过设置的第二管道连接;
所述微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上所述吸收液出液口通过设置的第三管道连接;
所述尾气出口处设置连接有第四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进液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酸溶液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反应釜侧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微反应器侧设置有第四阀门;
所述吸收液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吸收液出料口处设置第六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循环泵靠近所述微反应器一侧安装。
5.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还原剂、酸碱度调节剂和氧化剂的体系溶液作为吸收液;
(2)开启吸收液的循环泵,待吸收液进入微反应器后,再开启进气端的阀门,氮氧化物气体进入微反应器;
(3)两相流至微反应器出口,回收至吸收液池中并对气液分离收集,氮氧化物气体被还原成氮气,而吸收液留在池中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的直径取值范围为0.1mm-2.0mm,每段混合微通道的长度为取值范围为10mm-480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2)中,所述氮氧化物气体和待吸收液进入微反应器供给体积比的范围为0.1-1000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2)中,所述氮氧化物气体和待吸收液进入微反应器供给体积比的范围为0.5-100。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中的还原剂具体为:尿素或尿素铁肥或水合肼或抗坏血酸或硼氢化钠;
所述吸收液中的氧化剂具体为:次氯酸钠或双氧水或亚氯酸钠;
所述吸收液中的酸碱度调节剂具体为:氢氧化钠。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污染物吸收脱除处理低浓度氮氧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反应温度范围为0~90℃,反应压力范围为0~5Mpa,吸收液pH值范围为7-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80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