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8886.1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洛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洛金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净化 设备 | ||
1.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1)、拆卸顶盖(2)、进气管(3)、净化箱体(4)、移动轮(5)、锁扣(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1)顶端位置连接拆卸顶盖(2),所述的拆卸顶盖(2)贯通进气管(3)且进气管(3)连通其底端的净化箱体(4),所述的净化箱体(4)设于壳体(1)且壳体(1)底部设有移动轮(5),所述的移动轮(5)与锁扣(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箱体(4)包括有集尘板仓(40)、导水管(41)、扣板(42)、滤板(43)、引流风斗(44)、喷水头(45)、沉降喷环(46)、抽气管(47)、反吸风机(48),所述的集尘板仓(40)顶端设有导水管(41)且在导水管(41)上方位置嵌合连接有扣板(42),所述的滤板(43)呈水平垂直排列连接于导水管(41)上下两端,所述的引流风斗(44)设于导水管(41)顶端中部位置且其两侧均设有喷水头(45),所述的喷水头(45)末端连接沉降喷环(46),所述的抽气管(47)分列于集尘板仓(40)侧边且彼此对应位置底部设有反吸风机(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风斗(44)包括有聚拢端口(440)、扩容架(441)、联接架(442)、轴机(443)、引气风扇(444),所述的聚拢端口(440)设于扩容架(441)一端,所述的扩容架(441)另一端连接联接架(442),所述的轴机(443)设于聚拢端口(440)内且其顶端连接有引气风扇(4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喷环(46)包括有输水管柄(460)、气压囊(461)、压水层(462)、排水层(463)、喷水板(464),所述的输水管柄(460)末端位置连通气压囊(461),所述的气压囊(461)左右两端分别为压水层(462)与排水层(463)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的排水层(463)底端面贴合连通喷水板(46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管(47)包括有气缸(470)、三角活塞(471)、分流管体(742)、颗粒隔板(473)、护网膜(474),所述的气缸(470)一端连接有三角活塞(471)且二者均设于分流管体(742)内,所述的分流管体(742)内壁设有颗粒隔板(473)且在其侧边位置对应间隔设有护网膜(47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吸风机(48)包括有风锥管(480)、隔离网(481)、对流管(482)、连梁(483)、动力轴(484)、扇叶(485)、风管(486),所述的风锥管(480)一侧设有隔离网(481)且隔离网(481)一侧对应连接对流管(482),所述的对流管(482)底部设有连梁(483)并通过连梁(483)连接风锥管(480),所述的动力轴(484)位于风锥管(480)且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扇叶(485)与风管(4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洛金,未经吴洛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88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细双氰胺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卧式热套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