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性的包覆落水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9749.X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D13/08 | 分类号: | E04D13/08;E04F13/073;E04F13/075;G08B21/24;G08B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000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性 落水管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排水组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性的包覆落水管装置,包括:套管柱和内置于套管柱内部的落水管,套管柱包括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连接处均为不规则形状,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连接处均错位设置,第二套管柱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上。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均包括固定部与检修部,固定部和检修部可拆卸连接。本方案通过对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错位设置和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本身形状使落水装置噪音减小,使居住环境舒适;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错位设置可以放置生活用品,并且整体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排水组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性的包覆落水管装置。
背景技术
落水管收集屋面雨水,属于落水系统的组成部分,集中引至地面以下铺设的雨水管内。
申请号为CN201610032841.X文件公开了一种内置有不锈钢落水管的钢柱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钢管柱和内置于钢管柱内部的不锈钢落水管,所述钢管柱的分段连接处设有长耳板,并通过长耳板实现固定对接;所述不锈钢落水管底部设有与之垂直的不锈钢落水管支管;所述不锈钢落水管支管两端穿出钢管柱的侧壁通向外部,二者之间设有钢管套;所述钢管柱顶部设有限位套管;所述不锈钢落水管位于限位套管内部,且二者之间设有绝缘套管。其结构设计合理,所述的安装方法采用双对接空的长耳板固定外部钢管柱,先进行内部落水管的对接,在进行钢管柱的对接方式安装,安装方法简单有序、节点处理简单,整体效果好、施工周期短。上述的落水管安装结构,由于套管垂直设置,落水管中有水流流过时,产生的声音会比较大,影响居住环境。
发明内容
本方案提供一种噪音小的装饰性的包覆落水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装饰性的包覆落水管装置,包括:套管柱和内置于套管柱内部的落水管;还包括:所述套管柱包括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的连接处均为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连接处均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套管柱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上;所述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均包括固定部与检修部,固定部和检修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落水管上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位于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的检修部端。
本方案原理:将固定部和检修部放于落水管两端,再将固定部和检修部固定在一起,使套住管包覆住落水管,当落水管内有落水,产生声音时,由于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为不规则形状,声音在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内反射,最终使声音减小,使环境舒适。
本方案有益效果:通过对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错位设置和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本身形状使得声音在发射过程中能量被消耗,从而使得落水装置噪音减小,使居住环境舒适;同时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错位设置可以放置生活用品,并且整体美观。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内设有检漏机构,检漏机构包括指示灯、指示开关、吸水干燥盒与第一弹簧;所述固定部侧壁上设有检测腔;所述指示开关固定安装在检测腔底部,指示开关用于控制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固定安装在固定部表面;所述吸水干燥盒滑动设置在检测腔侧壁上,吸水干燥盒通过第一弹簧与检测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干燥盒上底部设有压块,压块位于指示开关正上方,压块向下移动过程中可以触碰到指示开关。
当落水管漏水时,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内湿度比较大,吸水干燥盒中活性氧化铝吸水会使吸水干燥盒变重,从而使吸水干燥盒在固定部内壁上向下滑动。吸水干燥盒位于指示开关上方,吸水干燥盒底部设有压块,压块与吸水干燥盒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压块位于指示开关正上方,压块向下移动时可以触碰到指示开关使指示灯发光,从而提醒居民第一套管柱、第二套管柱和第三套管柱内存在水珠凝结的现象(空气较为湿润或者落水管漏水),需要进行及时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