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9790.7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芳;李雪宝;黄徐胜;田会峰;刘乾;周瑜;赵丽;秦伟舒;郑冰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G06T3/40;G07C1/20;H04N5/262;H04N5/265;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刘文艳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消防 管网 自助 巡检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首先设计并采购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硬件设备,并组装成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接着基于组装的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并设计系统的软件模块;根据系统的软件模块,再构建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随后基于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设计系统的使用流程;本发明实现了对消防管网环境的实时监测,并且采用贝叶斯和BP神经网络相关融合技术,实现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分类和对异常情况的检测结果可视化,且通过这种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能够克服人工记录不足的问题,降低了检测的工作难度,对及时检测轨道交通隧道状况、城市消防检查工作和日常信息维护工作发挥着促进作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管网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管道是指用于消防方面、连接消防设备和器材,并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气体或者其他介质的管道材料;由于特殊需求,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并喷红色油漆,用于输送消防用水。
消防管网表面裂缝快速自动检测是当前的一个技术难题,市场上缺乏相对成熟的检测设备,目前还主要依靠人工识别;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管道表面裂缝、渗漏水、掉块等病害越来越成为安全运营的隐患;然而目前管道病害的检测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巡检进行判断,效率低且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更好的有效解决消防管网表面裂缝快速自动检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其能对管网的智能巡检,并自动识别管道环境的异常状况,有效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设计并采购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硬件设备,组装成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
步骤(B),基于组装的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设计系统的软件模块;
步骤(C),根据系统的软件模块,构建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
步骤(D),基于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设计系统的使用流程;
步骤(E),根据系统的使用流程完成对消防管网的智能巡检工作。
前述的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步骤(A),设计并采购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硬件设备,组装成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其中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定位单元、操作单元和车体平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主机、电路板、光源控制器和编码器,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面阵相机和频闪光源,所述定位单元采用的是RFID(精准识别技术)定位标签,所述操控单元采用的是触控显示屏,所述车载平台采用的是双轨探伤小车。
前述的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步骤(B),基于组装的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设计系统的软件模块,其中系统的软件模块包括图像调试采集模块、图像回放模块、拼图模块和智能识别模块,所述图像调试采集模块用于实时接收并显示采集数据,所述图像回放模块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操作,所述拼图模块用于将六个相机采集图片拼成完整的隧道面,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缺陷类型并生产报表。
前述的一种基于消防管网自助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步骤(C),根据系统的软件模块,构建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其中系统的智能算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采集并输入隧道图像,运用YOLO(目标检测技术)进行异物检测的同时对每幅图最下方的十行进行二值化操作,并通过判定二值化后的图像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