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9933.4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张博勋;易桂林;王永;张万格;罗昌芬;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徐立宁 |
地址: | 61480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发电机 半匝式 转子 线圈 成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包括第一底架(1)和第二底架(2),所述第二底架(2)内设置有扁绕转动机构,所述扁绕转动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底架(2)外;所述扁绕转动机构的输出端上套设有衬环(3)和紧固螺帽(4);所述第一底架(1)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一定位板(5),所述第一定位板(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活动插设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底架(2)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衬环(3)的外侧端;本发明具有提高加工成形效率、加工尺寸精度更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孔铜排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作为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其制作工艺过程尤为关键。一台汽发机转子线圈由12—14组绕组组成,每一组绕组由18—22匝铜排组成,每一组绕组每匝长度一致,宽度成等差排列。在成形端部之前在铜排长度、宽度的中间位置钻/铣工艺孔,转子铜排两端成形后,两端端部到定位孔中心位置相差不能超过0.5mm,成形两端总长不能超过1mm。在4000mm多长的铜排两端分别成形每匝转子线圈的两端,现有扁绕设备只有一边可以旋转90度,要保证上述产品要求难度非常大。如果成形尺寸偏差太大就会给后序转子嵌线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同时会给电机整体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的40MW、50MW汽发机半匝式转子线成形时,在扁绕机成形转动部位根据铜排厚度、转角内R设计安装对应的成形圈,调整好铜排起弯位置,用扁绕机侧顶板顶紧铜排,同时启动夹紧装置上下夹紧铜排,扁绕机转动部件顺时针旋转90度,成形转子线圈一端端部。转动部分回程,松开扁绕机上的顶紧、压紧装置,将转子铜排顺着扁绕机工作台方向拉伸一定的距离,用长度定位杆一端顶住成形完线圈的端部,另一端顶住扁绕机压头端面,启动扁绕机侧顶紧、夹紧装置后成形另一端。这种成形方式长度方向普遍偏大2~3mm。如果转子铜排中间有定位孔,通过工艺试验验证,两端到中心孔普遍相差2~4mm。用这种方式成形中间带定位孔的转子线圈无法满足产品要求。
在专利CN202020554969.4中,公开了转子线圈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转子线圈的成型模具,所述上模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装配有凸形压板,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安装槽,所述下模的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和插接安装槽相适配的插接柱,所述下模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和凸形压板相适配的压弯成型槽,所述压弯成型槽内底部开设有顶压槽,所述下模的顶部靠近压弯成型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弯定位台阶,所述下模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和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能够一步将线圈制成预定弧形形状,该专利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便于在需要不同弧形模型规格型号的线圈时只用更换下模即可,操作便捷,其他零件可重复使用,容错率高,同时使用成本较低,加工效率较高,但不能解决半匝式转子线圈在加工时的尺寸差异问题。
在专利 CN201820608378.3中,公开了一种转子线圈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上凸设有方形状的定位块,该定位块的一端为三角形的折弯壁,下模沿定位块的两侧设有定位台阶,定位台阶上靠近成型块侧壁的位置上设有弧形状的定位槽,下模沿定位块的折弯壁设有“V”的压弯成型台阶,在该压弯成型台阶的靠接中间位置设有靠接凸边,上模设有若干个压块,压块排列围成与定位块相匹配的配合槽,压块上设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压槽,上模一侧设有倒“V”形的顶压台阶,顶压台阶上设有靠接凸边行对应的靠接凹边,定位块卡入压槽内后,顶压台阶与压弯成型台阶间隔设置。该专利实现了成型可靠方便的技术效果,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但也不能解决半匝式转子线圈在加工时的尺寸差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轮发电机半匝式转子线圈扁绕成形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主切换型双电源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外无刷励磁同步电机及其防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