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级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9959.9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荆汝林;张淑兴;刘治京;廖火生;吴昊;刘世学;张霖;朱江;仲凯悦;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46;F23D14/7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米晶晶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燃烧 | ||
1.一种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第一空气进气管(20)、燃料进气管(30)、点火棒导管(40)、第二空气进气管(50)、第一多孔板(80)、第二多孔板(90)以及罩体(100);所述壳体(10)的底面为封闭结构,所述壳体(10)的上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多孔板(80)、所述第二多孔板(90)以及所述罩体(100)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
所述第一多孔板(80)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多孔板(80)与所述第二多孔板(90)之间形成燃烧腔(102),所述罩体(100)的上端面直径大于所述罩体(100)的下端面直径,所述罩体(100)的下端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罩体(100)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尾气排放分流孔(1002),所述罩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分流孔(1001),所述罩体(100)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抵接,所述罩体(100)的下端面通过连接环(103)与所述第二多孔板(90)连接,所述第二多孔板(90)的周面与所述连接环(103)贴合,所述连接环(103)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04);
所述第一空气进气管(20)与所述第一空腔(101)连通,所述燃料进气管(30)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101)、所述第一多孔板(80)后伸入到所述燃烧腔(102)内,所述点火棒导管(40)与所述燃烧腔(102)连通,所述第二空气进气管(50)与所述第二空腔(10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多孔陶瓷介质(110),所述第一多孔陶瓷介质(110)设置在所述连接环(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0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1031),所述第二空腔(104)通过所述开口(1031)与所述第一多孔陶瓷介质(1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测温接口管(60)和第二测温接口管(70),所述第一测温接口管(60)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另一端伸入到所述连接环(103)内,所述第一测温接口管(60)伸入到所述连接环(103)内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多孔陶瓷介质(110)的上方,所述罩体(100)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10)的开口端之间形成第三空腔(105),所述第二测温接口管(70)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空腔(10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多孔陶瓷介质(120),所述第二多孔陶瓷介质(120)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105)内,所述第二测温接口管(70)伸入到所述第三空腔(105)内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多孔陶瓷介质(120)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进气管(30)位于所述燃烧腔(102)内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分流孔(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板(80)上的孔的内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多孔板(80)上的孔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板(90)上的孔的内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二多孔板(90)上的孔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进气管(20)、所述燃料进气管(30)以及所述第二空气进气管(50)内均设置有电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分流孔(1001)朝向所述第二空腔(104)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空气进气分流孔(1001)远离所述第二空腔(104)一侧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