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0526.5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胡艺嵩;卢向晖;胡友森;周叶翔;王旻;李公杰;李可嘉;左璐;冯英杰;王炜如;吴宇婷;毛玉龙;张薇;陈天铭;张一骏;彭思涛;何明涛;黄禹;曾力;王婷;张睿;彭华清;江辉;张黎明;周粲;吕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7/36 | 分类号: | G21C7/36;G21C7/08;G21C17/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高瑞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用于反应堆的DNBR/LPD保护,而且,包括:预处理机柜用于对多个中子通量探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生成检测输出信息;上位机用于根据从预处理机柜接收到的检测输出信息及从核电厂DCS系统接收到的一二回路过程仪表的测量信息定期生成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下位机用于根据从预处理机柜接收到的检测输出信息、从核电厂DCS系统接收到的一二回路过程仪表的测量信息,及从上位机定期接收到的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生成DNBR/LPD保护信号;其中,预处理机柜及下位机分别为安全级设备,上位机为非安全级设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方便设备日常的维修及维护,而且,降低了保护系统的制造成本及安全审查通过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反应堆安全,在设计中要求燃料组件表面的最大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从而引入了DNBR(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 Ratio,偏离泡核沸腾比)。同时,为了避免堆芯线功率密度过高,引入了LPD(Linear Power Density,线功率密度)。
目前,在实现DNBR和LPD保护功能时,对检测信号的处理、中间信号的计算以及保护信号的生成都是在一个机柜设备中进行的,这就使得机柜设备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不便于日常的维修、维护,而且,机柜设备由于需要与中子通量探测器与核电厂DCS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相连,所以其对安全级别要求较高(属于安全级设备),这样,使得机柜设备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也提高了设备安全审查通过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护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保护系统,用于反应堆的DNBR/LPD保护,包括:
连接于多个中子通量探测器的预处理机柜,用于对多个中子通量探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生成检测输出信息;
连接于所述预处理机柜及核电厂DCS系统的上位机,用于根据从所述预处理机柜接收到的检测输出信息及从所述核电厂DCS系统接收到的一二回路过程仪表的测量信息定期生成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
下位机用于根据从所述预处理机柜接收到的所述检测输出信息、从所述核电厂DCS系统接收到的一二回路过程仪表的测量信息,及从所述上位机定期接收到的所述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生成DNBR/LPD保护信号;
其中,所述预处理机柜及所述下位机分别为安全级设备,所述上位机为非安全级设备。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上位机互为热备用。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机柜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预处理机柜独立分区设置。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机柜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预处理机柜连接10或11个中子通量探测器。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包括第一DVD读写光驱和/或第一USB接口,用于定期将所生成的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写入所放入的光盘和/或所插入的U盘;
所述下位机包括第二DVD读写光驱和/或第二USB接口,用于定期从所放入的光盘和/或所插入的U盘中读取所述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下位机与所述上位机之间连接有可插拔的传输线,而且,在需要传送所述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时,所述下位机与所述上位机之间的传输线为连接状态;在不需要传送所述校刻态堆芯状态信息时,所述下位机与所述上位机之间的传输线为断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下位机分别与所述核电厂DCS系统及所述预处理机柜之间通过通过硬接线连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机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