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0799.X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安;陈德珍;冯昱恒;张瑞娜;邰俊;刘泽庆;曹瑞杰;夏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24 | 分类号: | C01B32/324;C01B32/336;C01B32/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件 垃圾 类废木 热式热解 活化 制备 活性炭 工艺 系统 | ||
1.一种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大件垃圾类废木破碎、干燥,得到干燥颗粒物料;
步骤二、将干燥颗粒物料给入热解炉,进行热解,热解得到气态热解挥发分和固态热解焦;
步骤三、将气态热解挥发分给入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部分给入活化炉,其余经蒸汽发生器后返回热解炉;固态热解焦给入活化炉,在活化炉内进行活化生成活性炭,活化炉的活化尾气返回燃烧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破碎为将大件垃圾类废木破碎成适于给入热解炉的颗粒;
2)所述干燥为将破碎后颗粒的含水率降低至10%以下;
3)所述热解温度为550~650℃;
4)所述燃烧为旋流式分段低氮燃烧;
5)所述活化温度为825~875℃;
6)所述活化时间为1~3h;
7)所述活化过程中向活化炉通入水蒸气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i.特征1)中,所述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10cm;
ii.特征3)中,所述热解温度的升温控制方式:先升温到300℃左右保持30min,再升温至550~650℃;
iii.特征4)中,所述活化尾气在燃烧器后段给入;
iv.特征7)中,所述水蒸气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为水蒸气与空气的体积比3~5:1。
4.一种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1)、干燥机(2)、热解炉(3)、燃烧器(4)、蒸汽发生器(5)、活化炉(6);
所述破碎机(1),设有颗粒物料出口(101),用于将大件垃圾类废木破碎成颗粒物料;
所述干燥机(2),设有颗粒物料进口(201)和干燥颗粒物料出口(202),用于将破碎物料干燥;所述颗粒物料进口(201)与所述破碎机(1)的颗粒物料出口(101)连通;
所述热解炉(3),设有干燥颗粒物料入口(301)、烟气入口(302)、热解挥发分出口(303)和热解焦出口(304),用于将干燥颗粒物料热解;所述干燥颗粒物料入口(301)与所述干燥机(2)的干燥颗粒物料出口(202)连通;
所述燃烧器(4),设有热解挥发分入口(401)、活化尾气入口(402)、第一烟气出口(403)和第二烟气出口(404),用于实现热解挥发分低氮燃烧;所述热解挥发分入口(401)与所述热解炉(3)的热解挥发分出口(303)连通;
所述蒸汽发生器(5),设有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501)、蒸汽出口(503)和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504),用于产生水蒸气;所述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501)与所述燃烧器(4)的第二烟气出口(404)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504)与热解炉(3)的烟气入口(302)连通;
所述活化炉(6),设有热解焦入口(601)、活化炉烟气入口(602)、活化炉蒸汽入口(603)、尾气出口(604)和活性炭出口(605),用于对热解焦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所述热解焦入口(601)与所述热解炉(3)的热解焦出口(304)连通;所述活化炉烟气入口(602)与燃烧器(4)的第一烟气出口(403)连通;所述活化炉蒸汽入口(603)与所述蒸汽发生器(5)的第一蒸汽出口(503)连通;所述尾气出口(604)与所述热解器(4)的活化尾气入口(402)连通;所述活性炭出口(605)用于排出制得的活性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件垃圾类废木自热式热解-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2)上还设有干燥机热烟气入口(203)和烟气排空口(204);所述热解炉(3)上还设有热解炉烟气出口(305),所述热解炉烟气出口(305)经第一循环风机(7)与干燥机(2)的干燥机热烟气入口(20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7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