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冲洗单层陶瓷体小便器及其尿液资源化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1300.7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奎;孟婷婷;徐竞伦;徐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工联工业工程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D13/00 | 分类号: | E03D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单层 陶瓷 小便器 及其 尿液 资源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冲洗单层陶瓷体小便器及其尿液资源化回收系统,包括有抗菌釉面的小便器陶瓷体,该小便器陶瓷体底部的排液口偏心设置;排液口内轴向插接有偏心排液单元,且排液口的底部同轴套装有排液筒;偏心排液单元包括垂向设置的偏心排液碗以及横向设置的漏液锥管,其中偏心排液碗的碗口向上并轴向密封插接在排液口内,该偏心排液碗的底部固设漏液锥管;漏液锥管的进液端与偏心排液碗连通,漏液锥管的排液端弹性封堵连接有防返异味挡板;排液筒的底部偏心设置排液弯管。该小便器使用的材料及设计的零件尺寸和组装工艺,从整体上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小便器内部构件的集成度,更便于小便器在使用现场的安装,以及尿液的资源化回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冲洗单层陶瓷体小便器及其尿液资源化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免冲水小便器装置及所有的卫生洁具,其中的排水排污接口结构孔的位置,均设计在中心,因此,使得接口及所对应的排液筒体积较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另外,所有的洁具只要材质是陶瓷的,无论受力与否,都烧结为双层陶瓷,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安装沉重;其次,现有的免冲水小便器,没有安装理化、生物投放装置,不能系统的实现尿液资源化从源头进行处理后的收集;最后,目前的免冲水小便器组装工艺复杂,尤其是排液接口与排液筒体组装时费时、费力、费材料。另外,防返异味挡板经过长期使用后,所包覆热塑弹性体荷叶式开合间隙处,回弹性变差容易产生缝隙,起不到防返异味的作用。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
CN103628536B,公开了一种小便器及下水管道的微生物菌群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接水盘、与下水管道连接的外筒体、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和内筒,外筒体顶部连接有接水盘,外筒体内腔固接有内筒,内筒上口与接水盘连接,接水盘与膜式密封防污水倒流装置固接,内筒腔内设有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有益效果:设置菌群/尿液混合培养室的大小,当尿液经过菌群块,会带走一定量的有益菌,含有有益菌的尿液在培养室中继续生长繁殖。每次使用小便器均不会将培养室内液体完全置换,为菌群的生成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流入下水道的尿液中将带走大量有益菌群,流经管道后附着在下水道管壁上,可以产生酶分解下水道内部的尿垢。
经分析,上述专利中的小便器与本申请相比,在偏心结构设计缩小排液筒直径以及反味结构设计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上述专利中的小便器是利用菌群块靠尿液分解除垢的,只单纯达到管道除垢的功能,而本申请是在小便器上配装理化投放装置后,从源头按照尿液收集量定量定比投料实现尿液资源化,因此上述专利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冲洗单层陶瓷体小便器及其尿液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结构紧凑,缩小排液筒直径,减少材料使用,且防返异味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一种免冲洗单层陶瓷体小便器,包括小便器陶瓷体,该小便器陶瓷体底部的排液口偏心设置;排液口内轴向插接有偏心排液单元,且排液口的底部同轴套装有排液筒;偏心排液单元包括垂向设置的偏心排液碗以及横向设置的漏液锥管,其中偏心排液碗的碗口向上并轴向密封插接在排液口内,该偏心排液碗的底部固设漏液锥管;漏液锥管的进液端与偏心排液碗连通,漏液锥管的排液端弹性封堵连接有防返异味挡板;排液筒的底部偏心设置排液弯管。
而且,排液口的底部外缘处一体制出有垂向延伸的环座;排液筒的顶部外周固设有向上开口并配合抱接在环座上的环槽。
而且,偏心排液碗顶部开口的外缘处套装有密封圈,该密封圈挤压配合连接在排液口的周向内壁与偏心排液碗的周向外壁之间。
而且,偏心排液碗与漏液锥管为分体拆装式结构,该偏心排液碗与漏液锥管的连接处通过铆钉连接固定。
而且,防返异味挡板由弹性塑胶材质制成,该防返异味挡板的顶部通过卡箍与漏液锥管固定连接,防返异味挡板的上部沿防返异味挡板的翻转轴心同轴开设有形变通孔,且防返异味挡板的内部固定嵌装有为防返异味挡板提供下行配重及防卷边限位的钢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工联工业工程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工联工业工程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1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