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动态风区绘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3767.5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周超;贾然;秦佳峰;张洋;刘嵘;沈浩;刘传彬;徐峰;孙晓斌;李丹丹;李珊;高成成;蔡英明;陈新;于国强;胡德良;李秀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4;G06Q50/06;G06Q50/26;G01W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数 动态 绘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动态风区绘制方法及系统,根据历史风速数据,计算风速预测参数值;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形成数据集;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实时更新当前风速相关参数;根据更新后的当前风速相关参数,基于风速预测参数值,结合数据集大小,利用动态预测模型预测风速;根据预测得到的风速,绘制台风影响区域,在曾经发生过下击暴流区域进行下击暴流的标记,形成风区专题图。本发明能够实现风区专题图的制作与当前生产情况同步更新,提高绘制风区专题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人工计算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区专题图的绘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动态风区绘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台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频繁发生,造成输电设备受损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做好防风减灾工作,提高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有效预防各类灾害,在电网规划当中需要依靠多种区域灾害预警专题图,其中通过制作风区专题图预测极端大风天气对特定区域可能造成的损害,能够有效开展电力领域的防风减灾工作。
传统风区专题图的绘制方式是基于统计学理论,依靠气象监测站提供的历年风速记录来统计每年的最大风速,并对照监测站的实际监测情况计算有效风速,且该数据是唯一数据来源,然后依靠既定的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各个气象站的预测风速。
据发明人了解,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模型复杂,需要查询常用参数表,但此类表只能提供几个固定离散值,且数字精确度较低,再加上操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导致计算结果容易出现偏差。2.有的监测站为了方便,将预测风速的原始数据限定在近十年到二十年,忽略更早的数据,导致历年记录的资料难以体现在实际生产中,同时不同地区的数据也难以形成统一计算标准。3.受技术条件限制,制作新的风区专题图耗费时间长,成图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且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这导致专题图的更新速度落后于当前的生产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动态风区绘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风区专题图的制作与当前生产情况同步更新,提高绘制风区专题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人工计算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动态风区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历史风速数据,计算风速预测参数值;
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形成数据集;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实时更新当前风速相关参数;
根据更新后的当前风速相关参数,基于风速预测参数值,结合数据集大小,利用动态预测模型预测风速;
根据预测得到的风速,绘制台风影响区域,在曾经发生过下击暴流区域进行下击暴流的标记,形成风区专题图。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计算风速预测参数值的具体过程包括:风速预测参数值C1、C2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风速数据集包含的年份的数量,为zi的均值;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存储时,将气象站观测到的数据存储为键值对,并对不规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不规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