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5128.2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0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明;胡大胜;施金谷;韩书煜;梁怡;罗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马天鹰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流水 稻田 高效 养殖 鲤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本发明包括选择适合稻田和流水池、流水池放养标粗鱼种、种植水稻、标粗鱼种转移至稻田、日常管理和收获,流水池投喂配合饲料标粗培育鱼种至个体重150g左右,稻田不投喂配合饲料,实现生态养殖商品鱼。本发明克服了因饵料来源有限稻田养殖单产水平不高且效益较低的缺陷,为不同规模的稻田养鱼场所提供了条件,可提高鲤鱼稻田养殖效益6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是提高稻田种养综合效益的切实有效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本发明之前,利用稻田养鱼多为放养小规格鱼种入田养殖,因饵料来源有限稻田养殖的单产水平不高,养殖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以解决因饵料来源有限稻田养殖单产水平不高且效益较低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合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面积667㎡以上的稻田,加高加固田埂至高50-60cm,在与进水渠垂直的稻田一侧开挖宽1.0m、深1.0-1.2m鱼沟或面积30-60㎡的鱼坑,稻田进水口安装2.0-2.5m用40目网袋,排水口安装7目拦鱼网栅;
(2)选择适合流水池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流水池,流水池具备中央排污系统和微孔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完善,流水池的有效容积为每667㎡稻田1-2m3;
(3)流水池放养标粗鱼种
水稻育秧前1个月,放养个体重2-4g鲤鱼种入流水池,放养密度为700-750尾/m3,放养鱼种的次日开始投喂鲤鱼专用配合饲料,每天2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5-3.0%;保持流水池处于流水状态,每天换水率为流水池容积的20-50%;
(4)种植水稻
鱼种标粗培育1个月后种植水稻,水稻种植株行距为20cm×25cm,种植前每亩稻田施放发酵熟化有机肥500-600kg;
(5)标粗鱼种转移至稻田
水稻定根分蘖结束,水稻株高25cm以上时,按每667㎡稻田100kg转移个体重150-160g的标粗鱼种至稻田里;
(6)日常管理
标粗鱼种转移至稻田后,随着水稻生长逐渐加深田水至水深40-50cm,此后每周换水20-30%,换水时先排水后注水;水稻发生虫害时,注水入田至水淹没水稻叶尖,维持2-5小时逼虫害爬出到水中供鱼摄食,然后排水恢复原来的水深;发生病毒病、细菌病常发疾病时,排水出田至养鱼稻田水深3-5cm,在清晨水稻叶片露珠未干前,每亩稻田用35-50kg草木灰粉全田均匀喷粉,每天一次,连续2-3天,杀灭病毒或细菌;每天巡查1次,检查进排水口是否堵塞或渗漏,清除稻田里的杂物;
(7)收获
标粗鱼种转移至稻田养殖2个月后,在水稻收割前2-5天,排干田面的水,让鱼游进鱼沟或鱼坑中,然后网捕收获上市。
本发明能够解决因饵料来源有限稻田养殖单产水平不高且效益较低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中,具有简单,操作容易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利用流水池和稻田高效养殖鲤鱼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合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面积667㎡以上的稻田,加高加固田埂至高50-60cm,在与进水渠垂直的稻田一侧开挖宽1.0m、深1.0-1.2m鱼沟或面积30-60㎡的鱼坑,稻田进水口安装2.0-2.5m用40目网袋,排水口安装7目拦鱼网栅;
(2)选择适合流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5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