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1574.4 | 申请日: | 202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陈士昌;孙晖;刘小强;张新明;邢俊峰;车全武;何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翼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包括背门、左侧围、右侧围和后挡玻璃,后挡玻璃安装在背门的前部,背门的后部设置有可升降尾翼,可升降尾翼包括尾翼体和用于驱动尾翼体升降的升降机构;当尾翼体处于收起状态时,尾翼体覆盖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尾翼体的前边缘与后挡玻璃配合,尾翼体的左边缘与左侧围配合,尾翼体的右边缘与右侧围配合,尾翼体的后边缘与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的后边缘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汽车尾翼结构,可使尾翼体的尺寸最大化,减小汽车尾翼结构的布置和结构设计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用户对于汽车个性化外观及配置需求的提升,可升降尾翼成为汽车极具个性化的配置选项。但是,在溜背风格的汽车上,汽车后部可供可升降尾翼的安装空间被压缩,使得可升降尾翼在布置和结构设计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尾翼结构,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尾翼结构,包括背门、左侧围、右侧围和后挡玻璃,所述后挡玻璃安装在所述背门的前部,所述背门的后部设置有可升降尾翼,所述可升降尾翼包括尾翼体和用于驱动所述尾翼体升降的升降机构;当所述尾翼体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尾翼体覆盖所述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所述尾翼体的前边缘与所述后挡玻璃配合,所述尾翼体的左边缘与所述左侧围配合,所述尾翼体的右边缘与所述右侧围配合,所述尾翼体的后边缘与所述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的后边缘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尾翼体的前边缘与所述后挡玻璃的后边缘配合。
进一步,所述尾翼体的左边缘与所述左侧围的后部的上边缘配合,所述尾翼体的右边缘与所述右侧围的后部的上边缘配合。
进一步,所述左侧围的后部的上边缘为向上伸出于背门的后部的左配合部,所述右侧围的后部的上边缘为向上伸出于背门的后部的右配合部,所述左配合部、所述右配合部、所述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和所述后挡玻璃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尾翼体的凹槽,当所述尾翼体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尾翼体嵌装在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尾翼体的下侧面和所述背门的后部的上侧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升降铰链。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汽车尾翼结构,可使尾翼体的尺寸最大化,减小汽车尾翼结构的布置和结构设计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尾翼结构处于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尾翼结构处于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尾翼结构处于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汽车尾翼结构处于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升降铰链处于撑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升降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门;2—尾翼体;3—后挡玻璃;4—左侧围;5—右侧围;6-升降机构;21—尾翼体前边缘;22—尾翼体左边缘;23—尾翼体右边缘;24—尾翼体后边缘;61—底座;62—连接座;63—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第三连杆;66—第四连杆;67—第五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1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