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1615.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成;刘娅林;徐旭东;胡文翠;王俊明;刘月英;张雷;王金明;张宁;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4 | 分类号: | C02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阻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有机膦超支化大分子20-45份、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50-75份、去离子水5-30份;
有机膦超支化大分子的结构式为:
有机膦超支化大分子的制备方法为:
在反应釜中,加入1000ml去离子水,升温至80-90℃,加入1mol三聚氰胺缓慢溶解,然后加入3.5mol琥珀酸酐110-120℃共热反应1-2h,再加入3mol三聚氰胺,130℃反应1.5-2h,降温至60℃以下,加入20mol 37wt%的福尔马林、25mol盐酸,混匀,在混合液中滴加含20mol亚磷酸溶液,滴加温度低于60℃,滴加完毕后,105℃下回流2h,得到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丙烯酸25-30份、聚乙二醇单甲醚20-25份、引发剂3-8份、次磷酸钠4-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500-3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分子量为750、1000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S2:将次磷酸钠完全溶于水中,吸入反应釜中;
S3:将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吸入高位槽1;
S4:将过硫酸铵完全溶于水中,吸入高位槽2;
S5:开启加热和搅拌,升温至65℃,分别同时开始缓慢滴加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控制滴加温度83-87℃,滴加时间2.5-3h;
S6:滴加完毕后,83-87℃保温1-1.5h;
S7:降温至65℃以下,放料,即得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反渗透阻垢剂的组成成分的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S2:将称取好的有机膦超支化大分子、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次磷酸钠三元共聚物、去离子水依次吸入反应釜中,在25-35℃条件下均匀搅拌20-30min,得到反渗透阻垢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16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线框架用逆流水洗的电镀工艺
- 下一篇:一种深海养殖异常鱼类跟踪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