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2369.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利;汤诗杰;黄犀;严灵君;王仲伟;罗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1;C12N15/11;C12Q1/6806;G16B25/20;G16B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京 不同 组织 胁迫 处理 条件下 实时 定量 pcr 内参 基因 及其 筛选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布的15个内参基因来源于南京椴不同组织的全长转录组序列,并依据序列信息设计15对特异性实时定量PCR引物,分别对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的植物材料,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获得内参基因的Ct值,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由强到弱进行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获得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及组合。本发明筛选获得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具有特异性强,适用性广的优点,填补了南京椴内参基因研究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南京椴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和城市行道树。同时南京椴是集蜜源、香花、材用、纤维用及药用等多用途经济树种。随着栽培及推广工作的逐步开展,全国范围内南京椴栽培初具规模。然而,目前该属植物遗传育种及功能基因的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在南京椴中,仅分离并鉴定了药用成分萜类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HMGR编码基因,基因表达分析中采用了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但是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物种及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物种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内参基因也并非一成不变。植物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通用性。因此,在分析目标基因表达模式时,应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而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目前南京椴内参基因筛选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进行南京椴不同组织及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内参基因的筛选,为南京椴功能基因分离及表达分析提供可靠保障,从而为揭示南京椴生物特性的分子机理方面奠定基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基因,包括15个内参基因,所述内参基因分别为:18s核糖体RNA(18srRNA)、肌动蛋白(ACT1)、网格蛋白(AP47)、水孔蛋白(AQP)、延伸因子(EF1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组蛋白(HIS)、蛋白磷酸酶(PP2α)、核糖体蛋白S13(RPS13)、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SKI互作蛋白(SKIP)、微管蛋白TUA、微管蛋白TUB、泛素缀合酶(UBC)、多聚泛素基因(UBQ10),所述内参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15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实时荧光PCR扩增上述的南京椴不同组织及胁迫处理条件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基因的引物,用于扩增18srRNA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6/SEQ IDNO.17,用于扩增肌动蛋白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8/SEQ ID NO.19,用于扩增网格蛋白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0/SEQ ID NO.21,用于扩增水孔蛋白的引物序列为SEQ IDNO.22/SEQ ID NO.23,用于扩增延伸因子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4/SEQ ID NO.25,用于扩增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6/SEQ ID NO.27,用于扩增组蛋白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8/SEQ ID NO.29,用于扩增蛋白磷酸酶的引物序列为SEQ IDNO.30/SEQ ID NO.31,用于扩增核糖体蛋白S13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2/SEQ IDNO.33,用于扩增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4/SEQ ID NO.35,用于扩增SKI互作蛋白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6/SEQ ID NO.37,用于扩增微管蛋白TUA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8/SEQ ID NO.39,用于扩增微管蛋白TUB的引物序列为SEQ IDNO.40/SEQ ID NO.41,用于扩增泛素缀合酶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42/SEQ ID NO.43,用于扩增多聚泛素基因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44/SEQ ID NO.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