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2379.3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诏亮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Q10/06;G06Q10/10;H04W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交通事故 快处快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保险理赔系统包括报案人报警模块、交警业务评判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信息填报模块、数据流转模块、责任认定模块和保险理赔模块;所述数据上传模块是在报案人接到短信后,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地址访问报案人信息提报平台,提交现场照片后等待交警部门的远程勘验结果;所述数据流转模块为接警平台内网通过内网与互联网的接口调用与快处快赔内网服务器的数据流转;所述责任认定模块时在对认定结果无异议的情况下,进行签字确认,从而电子责任认定书生效;所述保险理赔模块是保险业务快速理赔系统在接到交警推送的数据信息后,再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认定结果对事故进行理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险理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普及,随之而来的车辆事故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雨雪天气下,追尾、刮擦等轻微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按照传统的处置方式,车主报案申请到现场勘查定损,车辆在事故现场等候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主干道的大面积拥堵,更可能会引发次生的交通事故发生,而交通事故发生后,就需要进行及时地理赔处理,进而就会用到快处快赔的道路交通事故用保险理赔系统,然而现有的快处快赔的道路交通事故用保险理赔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快处快赔的道路交通事故用保险理赔系统的程序,一般是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形式进行,需要报案人主动下载、注册、实名认证,关注、绑定信息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才能使用。在操作完成后,往往经历了大量的时间,非但没有为事故方提供便利、缓解道路拥堵现状,反而会在基础操作上浪费很多时间,导致道路拥堵疏通延误先机。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快处快赔的道路交通事故用保险理赔系统,操作流程繁杂、费时且易造成道路拥堵、延误先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所述保险理赔系统包括报案人报警模块、交警业务评判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信息填报模块、数据流转模块、责任认定模块和保险理赔模块;
所述报案人报警模块为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一方拨打110、122进行事故报案;
所述交警业务评判模块在接警员收到报案后,确定案情为交通事故且无人伤发生时,向报案人告知留意收取短信,通过短信中的平台可快速处置该事故,随后,由系统自动抽取的数据中提取报案人手机号码,自动发送操作短信至报案人(如接口不通畅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手动录入的形式向报案人发送短信;)
所述数据上传模块是在报案人接到短信后,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地址访问报案人信息提报平台,进入平台后,实时定位功能会自动定位到当前事故的发生地,根据提示信息填报对方手机号码后,拍摄双方的车牌照片、能够准确反映事故地现场照片等(系统将自动追加水印,水印内容包含地理位置、经纬度、操作时间、报案时间等信息),若上传的照片不够清晰或不能够反映现场情况的,应提醒报案人补充上传的数据,而后等待交警部门的远程勘验结果;
所述信息填报模块是报案人在上传事故的清晰照片后,撤离现场行驶至安全地点后进行信息的继续填报,信息确认无误后生成电子责任认定书;
所述数据流转模块为接警平台内网通过内网与互联网的接口调用与快处快赔内网服务器的数据流转;
所述责任认定模块为在事故双方在对认定结果无异议的情况下,进行签字确认,从而电子责任认定书生效;
所述保险理赔模块是保险业务快速理赔系统在接到交警推送的数据信息后,再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认定结果对事故进行理赔,进而向报案人进行相应的后续理赔工作,对于同等责任的,可采取互碰自赔原则办理,对于一方全责的,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代位求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诏亮,未经王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头连接件及流量计
- 下一篇:智能密码锁具、安防系统及安防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