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推力构型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2519.7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谌昱;杨波;杜春雨;帅涛;窦志伟;胡招财;田野;王艳宁;王智;张宇沛;段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1/00 | 分类号: | B64D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卫媛媛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推力 构型 直升机 发动机 综合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复合推力构型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复合推力构型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综合控制系统包括飞控计算机(1)、大气数据计算机(2)、发动机电子控制器(3)、旋翼舵机(5)和推力桨舵机(6),其中:
飞控计算机(1)分别与大气数据计算机(2)、发动机电子控制器(3)、旋翼舵机(5)和推力桨舵机(6)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实现数据实时通讯;发动机电子控制器(3)与发动机连接,旋翼舵机(5)与主旋翼连接,推力桨舵机(6)与推力桨连接;所述飞控计算机(1)用于根据驾驶员操纵指令计算并输出直升机操纵量;根据直升机飞行状态和环境参数计算旋翼/推力桨的目标转速Rnp;内设功率负载预测模型,用于发动机功率负载Preq的计算;所述大气数据计算机(2)用于采集和处理直升机环境参数,包括飞行速度v、大气压力P和大气温度T;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器(3)用于计算发动机燃油流量,调节发动机功率;所述直升机操纵量包括旋翼桨距clp、推力桨距cla;通过所述旋翼舵机(5)控制旋翼桨距clp;通过所述推力桨舵机(6)控制推力桨距cla;
方法包括:
采集直升机的大气压力P、大气温度T、前飞速度v和旋翼桨距clp、根据前飞速度v确定旋翼/推力桨的目标转速Rnp;
根据直升机旋翼负载特性,得到大气压力P、大气温度T、前飞速度v、旋翼桨距clp、目标转速Rnp与旋翼需用功率P1的对应关系:P1=f1(clp,Rnp,v)·g1(P,T);
根据直升机推力桨负载特性,得到大气压力P、大气温度T、前飞速度v、推力桨距cla、目标转速Rnp与旋翼推力桨需用功率P2的对应关系:P2=f2(cla,Rnp,v)·g2(P,T);
根据传动系统及相关附件工作特性,可以得到传动附件功率损失P3;
根据公式Preq=P1+P2+P3,计算发动机功率负载Pre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功率负载Preq,利用发动机综合控制规律,对发动机进行功率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P1=f1(clp,Rnp,v)·g1(P,T),实际应用中f1和g1可以采用仿真或者试验拟合的方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P2=f2(cla,Rnp,v)·g2(P,T),实际应用中f2和g2可以采用仿真或者试验拟合的方式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P3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固定的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升机旋翼负载特性包括直升机旋翼翼型以及与翼型相关的模型参数;
直升机推力桨负载特性包括推力桨翼型以及与翼型相关的模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5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