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过载自动识别并生成报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2594.3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耿杰;万义飞;李俊慧;陶思恒;覃宁;罗升斯;孟椿智;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457;G06F16/245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杨瑾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自动识别 生成 报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过载自动识别并生成报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终端获取区域台区变压器数据信息;监测终端根据变压器数据信息进行重过载类型判别;监测终端根据重过载类型判别结果进行电力调度分配,并生成电力调度分配结果;监测终端根据电力调度分配结果进行差值比较,输出最佳负载率差值;监测终端对最佳负载率差值进行筛选处理,并自动生成报告;实现了区域台区电力合理调度分配,通过最佳负载率差值筛选自动生成报告实时监测区域台区,精确预测台区运行状态和及时作出相应有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过载自动识别并生成报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变压器的重过载预测大多数采用传统的人工分析和工作经验来进行判断。由于未对变压器进行实时负载率监控手段,有些台区变压器的负载率处于过重载状态,有些台区的变压器处于轻载状态,导致电力调度分配不协调,电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分配和合理利用,从而造成电力能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台区变压器的负载率长时间处于过重载状态,容易造成电力运行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过载自动识别并生成报告方法,实现了区域台区电力合理调度分配,通过最佳负载率差值筛选自动生成报告实时监测区域台区,精确预测台区运行状态和及时作出相应有效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S101、监测终端获取区域台区变压器数据信息;
S102、监测终端根据变压器数据信息进行重过载类型判别;
S103、监测终端根据重过载类型判别结果进行电力调度分配,并生成电力调度分配结果;
S104、监测终端根据电力调度分配结果进行差值比较,输出最佳负载率差值;
S105、监测终端对最佳负载率差值进行筛选处理,并自动生成报告;
步骤S101至步骤S105,监测终端根据重过载类型判别结果进行电力调度分配并生成成电力调度分配结果,将电力调度分配结果进行差值比较输出最佳负载率差值,并进行最佳负载率差值筛选自动生成报告。
进一步的,变压器数据信息包括变压器类型和变压器平均负载率。
进一步的,变压器类型包括干式变压器和油侵变压器。
进一步的,重过载类型包括过载类型、重载类型、中载类型和轻载类型。
进一步的,监测终端根据变压器数据信息进行重过载类型判别,重过载类型判别包括:
若区域台区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小于20%,则监测终端判别为轻载类型;
若区域台区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80%,且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80%的干式变压器的数量大于4个及以上,或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80%的油侵变压器的数量大于8个及以上,则监测终端判别为中载类型;
若区域台区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且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的干式变压器的数量大于4个及以上,或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的油侵变压器的数量大于8个及以上,则监测终端判别为重载类型;
若区域台区的变压器平均负载率同时存在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和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100%,且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的干式变压器的数量与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100%的干式变压器的数量相加的数量大于4个及以上,或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的油侵变压器的数量与平均负载率大于或等于100%的油侵变压器的数量相加的数量大于8个及以上,则监测终端判别为重载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