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菠萝果形指数的催花方法和催花药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5409.6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辉;张秀梅;杨玉梅;朱祝英;付琼;吴青松;陆新华;林文秋;姚艳丽;孙伟生;高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N61/00;A01P21/00;C05G3/00;C05G5/2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52409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菠萝 指数 方法 花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菠萝果形指数的催花方法和催花药剂。所述催花药剂由20mg/L~160mg/L的乙烯利,0.05~0.15质量%的氨基酸钙,0.05~0.15质量%的碳酸钠,和余量的水组成。本发明通过在用乙烯利催花时加入氨基酸钙、碳酸钠,提高pH值至9.0左右,降低乙烯利使用浓度来增加菠萝小果数,从而达到提高菠萝果形指数、增加菠萝果实长度的目的。本发明的催花方法步骤简单,菠萝果形指数和小果数增长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菠萝形指数的催花方法和催花药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优质高档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果品的外观品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果实形状,是许多商品果实的质量指标之一,而果实形状通常以果形指数作为量化指标。果形指数是指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如美国苹果“红星”的特级和优级果,要求果形指数不低于0.93。在生产中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对果形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形素、普罗马林可增大元帅系苹果的果形指数,使用PP337或PPO会使果形变扁。
菠萝属于聚花果,由多个小果按照一定的叶序(大果型8/21叶序,小果型5/13叶序)作螺旋状排列,亦即果实横向小果通常为5~8行,斜向螺旋的小果13~21列,基部小果较大而饱满,顶部小果较小而不饱满,小果的大小、形状和特征与菠萝的种类、品种及是否激素膨大有关。果实形状依品种不同有圆筒形、圆锥形、圆柱形、圆球形等。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所结的果实形状也不同。在同等栽培管理下,小果的数目决定果实的长度和重量。小果数目越多,果实越长,果实越重。因此小果数目的多少及小果发育完全与否关系到菠萝的果形,甚至影响到增产的潜力。
菠萝是草本果树,每亩密植2800~4500株,整齐一致的开花有助于田间统一管理,也是菠萝取得丰产的前提条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萝植株进行催花,使开花期一致,是菠萝周年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栽培技术措施。乙烯利是菠萝最常用的催花药剂,它在进入植株体内缓慢释放乙烯,具有抑制菠萝植株营养生长、促进菠萝开花及果实成熟的作用。在生产中发现催花会对菠萝果形及小果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样重的植株,乙烯利催花果实要比自然开花的果实短而圆,果形指数小,尤其对于小果数目较少的菠萝品种“金菠萝”、“无刺卡因”、“台农17号”、“台农23号”等品种来说,乙烯利催花的果实呈圆球形,外观品质比自然果差。而且乙烯利浓度越高,菠萝植株形态受影响越大,叶片开张度越大,果实越小。当浓度低于200mg/L时开花率下降或不开花。因此,有必要探索既能成功诱导菠萝成花,又能保持菠萝本来果形的催花方法。尤其对于小果数目较少的菠萝品种,增加小果数目,延长果实长度,一方面可促进产量增加,另一方面,果形指数增加,提升了果实外观品质,对于菠萝果品提质增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菠萝果形指数的催花药剂,通过乙烯利与氨基酸钙、碳酸钠组合,提高果形指数,增加小果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高菠萝果形指数的催花药剂,由20mg/L~160mg/L的乙烯利,0.05~0.15质量%的氨基酸钙,0.05~0.15质量%的碳酸钠,和余量的水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高菠萝果形指数的催花方法,包括对菠萝植株使用上述含有乙烯利、氨基酸钙和碳酸钠的催花药剂。
优选地,所述催花药剂在使用前稀释2500倍~20000倍质量倍数。
优选地,所述催花药剂稀释后,乙烯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5-45%,氨基酸钙及碳酸钠质量百分浓度分别为0.05%~0.15%。
优选地,所述催花药剂稀释后的pH值在9.0以上。
优选地,所述菠萝催花时间在4~5月或10~11月进行。
优选地,所述催花药剂的使用量为每株45mL~60mL,直接灌入菠萝植株心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5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