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塌陷的处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162.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葛寨辉;陈占;俞添;彭志鹏;孟长江;赵海粟;郭睿;胡俊清;李仕波;赵世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6;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吴薇薇;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塌陷 处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岩溶塌陷的处置方法,该处置方法包括:确定施工位置:在预设施工范围内确定施工位置,并确定各施工位置的施工顺序;溶洞加固处理:在施工位置将第一套管随钻杆向下到达土层与岩层交界面后,使钻杆单独向下钻进至首个溶洞,对首个溶洞进行加固施工,待加固体达到预设强度后,使钻杆继续向下钻进至下一溶洞并进行加固施工,直至完成设计深度范围内最后一个溶洞的加固施工;钢管桩作业:将第二套管随钻杆沿竖直方向插入第一套管中,并使第二套管随钻杆向下到达设计深度范围内最后一个溶洞的底部后,钻杆钻进至设计深度以形成安装孔,向安装孔中安装钢管桩。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置方法提高了塌陷区地层稳定性,确保铁路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塌陷的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岩溶地面塌陷简称岩溶塌陷或塌陷,一般发生于碳酸盐岩分布区,是岩溶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引起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且后者往往规模大、突发性强、危害大。
若岩溶塌陷发生在铁路附近,严重时会造成列车脱轨、中断行车,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相关技术中,一般对发生岩溶塌陷的区域进行回填和加固。但是,针对深层岩溶管道和串珠型溶洞,由于其规模大、地下水丰富等的原因,在进行处理后容易发生再次沉陷,进而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对岩溶塌陷区进行加固的处置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岩溶塌陷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方法包括:
确定施工位置:在预设施工范围内确定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施工位置,并确定各所述施工位置的施工顺序;
溶洞加固处理:在所述施工位置,将第一套管随钻杆向下到达至土层与岩层的交界面后,使所述钻杆单独向下钻进至首个溶洞,对首个溶洞进行加固施工,待加固体达到预设强度后,使所述钻杆继续单独向下钻进至下一溶洞并进行所述加固施工,直至完成设计深度范围内最后一个溶洞的所述加固施工;
钢管桩作业:将第二套管随所述钻杆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套管中,并使所述第二套管随所述钻杆向下到达所述设计深度的范围内最后一个溶洞的底部后,所述钻杆单独钻进至所述设计深度以形成安装孔,向所述安装孔中安装钢管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确定各所述施工位置的施工顺序包括:
位于所述预设施工范围的边缘的所述施工位置的施工顺序优先于由边缘的所述施工位置所围设形成的区域内的其他所述施工位置的施工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施工位置之前,所述处置方法包括:
回填作业:对岩溶塌陷区的地表回填填充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施工包括:
探明溶洞的充填类型,并根据所述充填类型选择施工方式以对溶洞进行充填加固;若溶洞为全充填类型,采用第一类加固施工使加固材料自下而上灌注入溶洞;若溶洞为非全充填类型,采用第二类加固施工使所述加固材料自上而下灌注入溶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加固施工包括:
布设第一注浆管:将第一注浆管伸入所述钻杆钻进所形成的施工孔,直至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出料口位于溶洞的底部;
第一注浆管注浆:通过所述第一注浆管向溶洞注入所述加固材料,满足停注条件后,停止注入所述加固材料;
提升第一注浆管:向上提升所述出料口第一预设提升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箍组件
- 下一篇:一种动力贯入式伞状系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