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331.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邹振巍;景士锟;岳鹏飞;毕志英;于雷;陈辽望;何金宝;吴义志;任德强;周艳平;李蓉;陈传时;齐鑫;刘欢;张莹;史文娟;程云龙;王硕;马开;付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13;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式套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检测管体上下两侧的电控扶正器,在所述电控扶正器之间设有多层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均安装在检测管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为三层,每层检测环均包括等分设置的4个探测机,所述探测机与检测环电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时,三层的12个所述探测机在轴向投影的一个圆周上处于等角距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包括径向设置的探测针,所述探测针后端与衔铁的簧片连接,所述衔铁的簧片一侧设置有永磁铁,该永磁铁内侧安装有通电后磁场与所述永磁铁相反的铁芯、线圈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层的4个探测针均安装在检测环内部的芯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针与芯杆连接的外周均安装位移传感器,每一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送至数据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依次经过差动放大、整流滤波后送入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电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检测时,检测环电机驱动检测环旋转,单片机使三个检测环之间纵向互差30°,实现同一深度360°套损检测、不同深度快速套损检测;检测环电机驱使探测针伸出,根据所述探测针伸出的长度判断当前套管存在的各种问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扶正器包括扶正器电机和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上支臂、滚轮、下支臂,所述扶正器电机位于壳体内部且与上支臂一端相连,该上支臂另一端通过滚轮与下支臂一端相连,所述滚轮位于壳体外部,下支臂另一端与丝杠相连,该丝杠与扶正器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为3组,均匀布置在扶正器电机与丝杠外周。
11.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套损检测装置下放至井中,到达指定位置后,扶正器电机开始工作,带动丝杠旋转,该丝杠带动下支臂与上支臂向扶正器电机方向移动并支开,当丝杠到达指定位置后,上支臂与下支臂完全支开,这时滚轮与套管内壁接触;
进行套损检测时,检测环电机b驱动检测环b、检测环电机c驱动检测环c进行顺时针旋转,使三个检测环之间纵向互差30°,然后各检测环中的探测机陆续开始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检测环中的探测机工作过程包括:
首先线圈c通电,由铁芯c和线圈c组成的电磁铁产生一个与永磁铁c相反的磁场,使永磁铁c的吸力减少,当吸力小到一定程度时,衔铁c的簧片上机械能释放,推动芯杆c将探测针c伸出,所述探测针c与套管内壁接触,产生位移,由压力式位移传感器c将对应探测针c伸出的位移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该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探测针深处的长度即可判断套管是否存在裂缝、孔洞、变形、缩径问题;当脉冲电流消失后,线圈c失去电流,铁芯c失去磁性,衔铁c的簧片被永磁铁c吸回,探测针c缩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探针式套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检测环中的探测机工作过程还包括:
检测环电机c驱动检测环c在顺时针30°角度内依次探测完成后,由下一层检测环b在同一深度继续探测,检测环c继续下个深度的探测检测,待检测环b在顺时针30°角度内依次探测完成后,由下一层检测环a在同一深度继续探测,检测环b继续下个深度的探测检测,待检测环a在顺时针30°角度内依次探测完成后,实现同一深度360°套损检测、不同深度快速套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3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贯入式伞状系泊基础
- 下一篇:COC器件自动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