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6857.8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伟;卢保通;王蓓蓓;陈晨;唐庆鹏;陈璐;陈朔;陈家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40/04;G06Q50/06;G06F21/64;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技术 可再生能源 电力 追踪 平台 | ||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准备,包括电力用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发布用电请求的初始数据;
步骤二: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为配额制做重要支撑,配额责任主体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方式可以更精确的计算出完成的消纳指标;
步骤三: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电力用户的消纳量以及配额义务完成情况;
步骤四:应用Solidity语言编写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交易智能合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
S1: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法用功率矩阵进行推导计算,
首先定义节点i的注入功率为:
式中:Pi为节点i总流过的功率;PGi为节点i发电功率;为节点i的上游节点集合;Fij为线路ij潮流。
S2:进一步将式节点i的注入功率写为
矩阵形式为:
AuP=PG
式中:P为节点流出功率向量;PG为节点功率负荷向量;矩阵Au反映潮流的逆流分配情况,被称作逆流追踪矩阵,Au中第i行第j列元素为。
如果Au可逆,有节点注入功率向量向量的第k个元素表示为:
S3:上述公式可以反映出电力网络中电力用户k的功率组成情况,由此可以计算出电力用户节点的消纳量以及配额义务完成情况,公式如下:
式中r为可再生能源机组的集合,Qk为电力用户k的配额指标完成率,Dk为电力用户的配额需求消纳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
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结果可以计算出电力用户的消纳量以及配额义务完成情况。在每个核查周期内,配额义务完成主体要向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提交自身的消纳量与配额完成情况,审核机构对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消纳量及配额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完成配额要求的主体,必须根据相应政策支付惩罚金额。由于配额主体的配额指标完成度是由其实际消纳量计算得出,而消纳量则是根据配额主体的用电组成成分定量计算,相比于通过绿证等方式进行配额考核的方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的方式无需担心绿证的重复利用造成的用户的配额完成情况与实际消纳情况不符合的现象,以达到通过配额制的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现实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追踪平台,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A1:智能合约功能设计
A1.1:交易主体注册智能合约:提供接口以供交易主体写入注册信息,包括ID、市场角色、银行账户、联系方式,各个电力用户或可自生能源发电厂交易主体可通过该智能合约发起注册请求;
A1.2:发布交易智能合约:在发布交易阶段,各个电力用户/可自生能源发电厂通过数据接口发布发用电请求,参数包括交易主体的ID,交易类型,发布时间,交易电价,交易电量,当前交易ID;
A1.3:撮合出清智能合约: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出清规则,由撮合智能合约确定出清队列,通过数据接口导出出清结果,参数包括当前交易ID;
A1.4:合同创建智能合约:与撮合出清智能合约进行交互,根据交易主体ID、出清结果、合同交割时间信息签订合同,参数包括发电方ID、用电方ID、成交电价、成交电量;
A1.5:交易结算智能合约:合同交割时间到来之后,智能电表上传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发用电量,根据合同签订内容进行结算;
A2:相应的区块链网络及智能合约部署
当电网实际运行时,拥有智能电表的用户将该时段内发用电数据上传至区块链中,智能合约根据发送至区块链中的电能信息完成代币的转移。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在系统运行时发出了相应的电能,智能合约根据事先编写好的规则将电费从电力用户的账户中转入到发电商的账户。如果发电商没能发出相应的电能,则根据提出的信用管控方式扣除其相应的违约金。智能合约中的代码逻辑事先编写好与发用电数据一并存储至区块链的默克尔树中,各节点都可查看智能合约的源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