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壳振动半主动控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7090.0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瑶;叶家志;王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振动 主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壳振动半主动控制的装置,包括:作动器、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套接在圆柱壳上;作动器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上;圆柱形吸振外壳、减震器、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套接在圆柱壳上,表面设有阻尼层;圆柱形吸振外壳内壁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层合弹性板层、阻尼层;圆柱形吸振外壳通过减震器套接在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上;减震器均匀分布在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与圆柱形吸振外壳之间,一端与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的阻尼层连接,另一端与圆柱形吸振外壳的阻尼层连接。本发明提升了振动控制效果,降低了控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壳振动半主动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壳在工程实际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特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化工领域,往复泵的抽吸作用、节流阀的节流作用和流体扰动作用往往会导致圆柱壳的振动,圆柱壳长时间的振动会导致圆柱壳接头处松动或者脱焊,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圆柱壳的疲劳损伤或者破裂,进而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圆柱壳振动也会产生辐射噪声,这些噪声污染会对人们的听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圆柱壳的振动也备受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
圆柱壳振动控制方法较多,按照是否需要力源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方法,其控制效果各不相同,各有其优缺点。主动控制需要力源,相比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具有对被控制对象频率变化适应性强的优点,控制频率范围较大,能够根据圆柱壳振动频率的变化主动调节激励力的大小,但是也有其缺点,特别是高频振动,主动控制所需的控制力源较大,从而导致主动控制作动器的质量较大,对圆柱壳产生了很大的附载,并且需要安装多个主动控制作动器,维护费用较高。被动控制不需要外界施加力源,被动控制中最常用的是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在特定频率范围内能够取得较好的振动控制效果,但是也有其缺点,动力吸振器不能适应被控对象频率变化,同一型号动力吸振器只能在特定频段起到控制作用,并且需要多个动力吸振器同时使用,同时,动力吸振器上需要较大质量块,这样会导致圆柱壳的附载过大,从而对圆柱壳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壳振动半主动控制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壳振动控制中主动控制高频振动所需力源质量较大、被动控制对频率变化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壳振动半主动控制的装置,包括:作动器组件、圆柱形动力吸振器组件;所述作动器组件、圆柱形动力吸振器组件,交替间隔的布置于圆柱壳外表面;
所述作动器组件包括:作动器、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
所述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套接在圆柱壳上;所述作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上;
所述圆柱形动力吸振器组件包括:圆柱形吸振外壳、减震器、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
所述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套接在圆柱壳上,表面设有阻尼层;所述圆柱形吸振外壳内壁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阻尼层、层合弹性板层;所述圆柱形吸振外壳通过所述减震器套接在所述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上;所述减震器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与圆柱形吸振外壳之间,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的阻尼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形吸振外壳的阻尼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设有四个,两个所述减震器水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减震器垂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包括弹簧、液压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形吸振外壳的阻尼层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层合弹性板套的阻尼层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7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