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能源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9440.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裴雅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超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龚建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道台南二道北、高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合 能源 数据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能源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获取预先绑定的第一样本服务器和第二样本服务器;获取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获取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进行绑定并标注处理,以生成标注上第一指标的样本数据,并调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指标预测模型;分别获取第一传感数据组和第二传感数据组,并获取第二指标;共同输入指标预测模型中进行处理,以得到预测指标数值,计算预测指标数值与第二指标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混合能源工厂运作正常,实现了对于伪饰数据进行分辨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的目标真正实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混合能源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从两方面下手,即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能源工厂占了一部分比重。这些能源工厂例如石油化工方面的工厂(炼油厂等),电力方面的工厂(火电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排放二氧化碳。为了实现碳中和,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以整体控制这些能源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提高能源工厂的成本,因此存在部分能源工厂修改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以伪饰达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目的。而现有技术缺少解决这种现象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能源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大数据分析服务器获取预先绑定的第一样本服务器和第二样本服务器;其中,第一样本服务器对应于第一能源工厂,第二样本服务器对应于第二能源工厂,第一能源工厂是第二能源工厂的上游工厂;
S2、向所述第一样本服务器发送第一样本传感数据请求报文,以获取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是通过布设在第一能源工厂中的多个传感器感测得到的;
S3、向所述第二样本服务器发送第二样本传感数据请求报文,以获取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其中,所述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是通过布设在第二能源工厂中的多个传感器感测得到的;所述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是在同一时间感测得到的,所述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与所述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能够使得第一能源工厂和第二能源工厂共同满足宏观调控下的第一指标;
S4、对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和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进行绑定并标注处理,以生成标注上所述第一指标的样本数据,并调取预设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样本数据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指标预测模型;
S5、向预先绑定的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发送传感数据请求报文,以分别获取第一传感数据组和第二传感数据组,并获取当前宏观调控下的第二指标;其中,第一服务器对应于第三能源工厂,第三能源工厂的类型与第一能源工厂的类型相同,第二服务器对应于第四能源工厂,第四能源工厂的类型与第二能源工厂的类型相同,所述第三能源工厂是所述第四能源工厂的上游工厂,所述第二指标针对于第三能源工厂和第四能源工厂构成的共同体;
S6、将第一传感数据组和第二传感数据组共同输入所述指标预测模型中进行处理,以得到指标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指标数值,计算所述预测指标数值与所述第二指标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
S7、若所述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混合能源工厂运作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标、所述第二指标、所述预测指标数值的类型均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述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所述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组和第二传感数据组均不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向预先绑定的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发送传感数据请求报文,以分别获取第一传感数据组和第二传感数据组,并获取当前宏观调控下的第二指标之前,包括:
S41、获取与所述第一样本传感数据组对应的第一样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获取与所述第二样本传感数据组对应的第二样本二氧化碳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超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超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9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