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用留置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9765.5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7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鲁艳;石家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留置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监测用留置单元,至少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留置部件和第二留置部件,所述第一留置部件与第二留置部件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所述第一留置部件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穿刺座以及穿刺针,所述第一留置部件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监测传感器和穿刺针密封的无菌屏障系统;所述第二留置部件内设置有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上述结构中,第一留置部件和第二留置部件可进行独立灭菌,其横向并排设置的方式,即第一留置部件和第二留置部件处于同一高度,使得留置单元的厚度更薄,对于使用者而言,更薄的厚度,舒适性更好,同时,被误碰的几率更小,体验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用留置单元。
背景技术
在例如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需要监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时,需要将监测用 传感器植入皮下,而监测用传感器则配置于留置单元上,该留置单元留置于患 者的皮肤上。
植入皮下或定位于皮肤上的装置要求插入时是无菌的,对于指标分析监测 系统而言,其中留置单元上集成了监测用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相连的相关电子 元器件。但是,基于监测用传感器与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与结构差异,二 者所需的灭菌环境不同。
具体而言,通常监测血液中各类指标的传感器,其表面设置有具有生物活 性的特殊材料,对于温度、湿度等均有严格要求。而传统的医疗仪器灭菌,采 用环氧乙烷灭菌,但是环氧乙烷灭菌方式会破坏传感器表面的活性物质,不适 宜监测用传感器的灭菌。因此,针对监测用传感器,需要采用射线辐射灭菌的 灭菌方式。
但是,射线辐射灭菌的方式,会对与传感器相连的其他电子元器件造成损 坏,其他电子元器件部分依旧需要采用传统的环氧乙烷灭菌。
因此,针对监测传感器部分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部分,需要通过不同的灭菌 方式进行分别灭菌。
公开号为CN11242366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物检测系统 的聚焦灭菌和已灭菌的子组件。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两种技术构思,其一为,两 件式架构系统,如CN112423665A中图2A所示的传感器托盘202和图2B所示的传 感器施加器102作为单独的包装提供给用户。这种结构,虽然传感器部分可以单 独辐射灭菌,但是,用户在最终使用时,需要打开两个包装并进行组装,如此 增大了用户使用的难度,便捷性较差,且在组装过程中,撕开包装后,作为无 菌屏障的包装盒已经失去无菌屏障的作用,如果用户不及时组装使用,暴露的 传感器和敷贴部有感染细菌、病毒的风险。
上述专利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构思,提供了CN112423665A中图1所示的一件 式架构,该一件式架构包含了专门为一件式架构设计的灭菌技术。与第一种两 件式架构相比,单个密封包装不需要任何的用户组装步骤。但是,专门针对一 件式架构设计的灭菌技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传感器和电子组件虽然在一件 式架构中,但是,在辐射灭菌传感器时,要对电子组件进行隔离,无疑增加了 结构的复杂程度,对灭菌的技术要求较高。
上述CN112423665A中虽然给出了两种结构形式的架构系统,用于传感器与 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分别灭菌。但是,上述两种架构系统的共同点在于,在留置 单元中,配置传感器的组件与配置其他电子元器件的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纵向叠 加,如此造成留置单元的厚度较厚。留置单元的厚度较厚的情况下,使用者的 舒适性会较差,且无异触碰该留置单元的几率也更大,会对使用者造成一些不 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型的监测用留置单元,在实 现传感器与其他电子元器件分别独立灭菌的情况下,使留置单元在轴向的厚度 更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监测用留置单 元,至少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留置部件和第二留置部件,所述第一留置部 件与第二留置部件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昂(杭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9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