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0114.8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杜润青;曹艳艳;胥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20;C05F17/50;C05F17/80;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周边 植物 制备 物料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收集得到的河道周边植物作为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发酵粉、尿素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的C/N调至20:1‑25:1,用水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为60%‑65%,经过好氧堆肥发酵,得到物料A;物料A降温至30‑40℃,加入含产絮菌的培养液混合均匀,产絮菌繁殖、分泌代谢物一段时间,即得。制备所得物料中包含大量的多糖絮凝物、腐殖质和少量的有机盐。使得其在河道底泥的处理中,既具有絮凝作用,促进河道底泥脱水,又可以作为有机肥和多孔剂,促进河道底泥土壤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底泥处理和肥料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得到的具有絮凝功能和肥力的物料。
背景技术
目前疏浚后河道底泥量大,且无法直接利用,其含水率高和有机质含量低,无法种植植物。如何降低底泥含水率和增加底泥有机质,促进河道底泥土壤化是河道底泥处理的新方向之一。
在河道底泥的疏浚过程中,所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会破坏河道周围植物,造成植物资源浪费。如何利用河道周边受损植物,将河道周边植物资源化,是个问题。
一般好氧堆肥过程:堆肥初期,即升温阶段,嗜温菌,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分解简单物质,并放热使温度上升,进入高温阶段,嗜热菌,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分解可溶性有机物和一些复杂有机物,分解完后,进入降温阶段,剩下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逐渐形成腐植质和有机盐。最终好氧堆肥产物一般无絮凝脱水效果。如何使好氧堆肥的最终产物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目的: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 1)以收集得到的河道周边植物作为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发酵粉、尿素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的C/N调至20:1-25:1,用水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为60%-65%,经过好氧堆肥发酵,得到物料A;
(3)物料A降温至30-40℃,加入含产絮菌的培养液混合均匀,产絮菌繁殖、分泌代谢物一段时间,即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堆肥堆成高为1.5-2m,直径为2-3m的圆锥体,在堆体中间设有通风管道,堆肥发酵经过堆肥低温阶段和高温阶段,堆肥高温阶段自动灭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河道周边植物破碎至粒径10mm以内作为基料。河道周边植物包括河道周边的树叶、树枝、树皮、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粉中包括发酵剂,所述发酵剂为细菌、丝状菌、酵母、放线菌多种天然有益微生物组成的菌群,购自于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粉是由发酵剂与新鲜米糠或者秸秆粉按质量比1:10混合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絮菌为放射根瘤菌F2和球形芽孢杆F6,来源于北京北纳创联生物技术研究院;培养液为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镁、氯化钠、酵母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物料中包含大量的多糖絮凝物、腐殖质和少量的有机盐。
使得其在河道底泥的处理中,既具有絮凝作用,促进河道底泥脱水,又可以作为有机肥和多孔剂,促进河道底泥土壤化。
第三方面,提供所述的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作为絮凝脱水剂和/或肥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