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及其形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0522.3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单单;单建德;张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7/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众晟名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0 | 代理人: | 朱佳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中间层 涂料 结构 及其 形成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及其形成工艺,包括层结构,层结构远离金属基材表面的一面设置微坑。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覆形成层结构,待层结构初步凝固后通过喷砂机将微粒打入层结构使得层结构表面内陷形成微坑,之后使得其凝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及其形成工艺。
背景技术
窗轨是一种用于悬挂窗帘,以便窗帘开合,又可增加窗帘布艺美观的窗帘配件。一般分为工字型窗轨和H型窗轨,该窗轨一般是铝型材或者钢材、铁质材料冲压形成,但这种金属基材由于表面容易氧化和磨损。因此一般会在金属基材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层,但塑料层直接和金属基材粘附力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中间层结构实现塑料层与金属基层的粘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有利于提升塑料层与金属基层的粘接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结构,层结构远离金属基材表面的一面设置微坑。
进一步设置,层结构厚度为0.1-0.15mm,所述微坑最大辐射直径不好过0.2mm,深度不超过0.05mm。
进一步设置,层结构采用丙烯酸胶粘剂。
进一步设置,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的形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覆形成层结构,待层结构初步凝固后通过喷砂机将微粒打入层结构使得层结构表面内陷形成微坑,之后使得其凝固。
进一步设置,所述微粒的材料为棕刚玉、白刚玉、铁砂的一种。
进一步设置,所述微粒为带有棱角的砂粒。
进一步设置,所述喷砂机的喷砂距离为200-300mm,喷砂角度为80-85度,喷砂压力为0.01-0.02Mpa。
进一步设置,所述层结构凝固温度为15℃,初步凝固时间为15-30s。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层结构外表面形成微坑,塑料层由挤出机挤出形成,其熔融的塑料液会进入微坑内,有利于增加中间层结构和外侧塑料层结构的粘附面积,粘附更可靠;本发明创新的采用采用喷砂机喷砂的形式微坑,通过将微粒射入层结构内,微粒射入的同时形成微坑的同时会微坑附近形成不规则凸起,从而进一步增加中间层结构和外侧塑料层结构的粘附面积,同时微粒本身也可以作为介质连接中间层和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包括层结构,层结构远离金属基材表面的一面设置微坑。层结构采用丙烯酸胶粘剂,涂覆在金属基材表面后形成,丙烯酸胶粘剂具体为东莞市沃瑞邦胶粘剂有限公司销售型号W816。层结构厚度为0.1-0.15mm,所述微坑最大辐射直径不好过0.2mm,深度不超过0.05mm。
一种窗轨表面涂覆的中间层涂料结构的形成工艺: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覆丙烯酸胶粘剂形成层结构,涂覆温度为15℃,涂覆后经过15-30s后初步凝固后,通过喷砂机将微粒打入层结构使得层结构表面内陷形成微坑,之后使得其凝固。微粒为带棱角的砂粒,砂粒具体的材料为棕刚玉、白刚玉、铁砂的一种。喷砂机的喷砂距离(指喷砂嘴端面到基材表面的直线距离)为200-300mm,喷砂角度(喷射的轴线与基材表面的夹角)为80-85度,喷砂压力为0.01-0.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0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鳍结构表面氧化层均匀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