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2353.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慎锋;刘立峰;于铁军;汪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1J15/14;B21J15/28;B21J15/42;B07C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地址: | 2017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防撞梁 多种 铆接 工艺 自动化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压点装配设备、吸能盒铆接设备、海马钉铆接夹具、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夹具和视觉检测设备,所述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一前一后地设置,所述吸能盒铆接设备和海马钉铆接夹具一前一后地设置在所述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之间的左侧,所述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和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夹具一前一后地设置在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之间的右侧。本发明的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前防撞梁主体和左右吸能盒的总成装配、视觉检测以及相应分总成的铆接和焊接,集成了铝合金防撞梁用到的拉铆螺母、螺母螺栓、抽芯铆钉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压力加剧,各国纷纷制定严格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铝合金作为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易成型、易加工和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在汽车轻量化发展过程中作为重要的角色替代原有铁件。汽车防撞梁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利用自身特点吸收来自碰撞造成的能量,保护车身和车上乘客的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所以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选择铝合金作为前后防撞梁的材质。铝和钢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很大,两种材料焊接难度很大,目前没有适合车身异种材料焊接的工艺。因此通过螺栓装配进行连接,通常在铝材料上进行拉铆螺母、螺母螺栓、抽芯铆钉等工艺来实现铝和钢的连接,目前缺少合适的生产线进行铝合金防撞梁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前防撞梁主体和左右吸能盒的总成装配、视觉检测以及相应分总成的铆接和焊接,集成了铝合金防撞梁用到的拉铆螺母、螺母螺栓、抽芯铆钉工艺,并将其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工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压点装配设备、吸能盒铆接设备、海马钉铆接夹具、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夹具和视觉检测设备,其中:
所述压点装配设备,用于将左、右吸能盒与相应的吸能盒安装垫块进行压铆;
所述吸能盒铆接设备,用于将经过压点装配设备压铆好的左、右吸能盒夹紧,并采用拉铆枪进行相应位置的铆接;
所述海马钉铆接夹具,用于将经过吸能盒铆接设备铆接好的左、右吸能盒和相应的吸能盒连接支架夹紧后,将海马钉和M6螺栓装配在相应安装孔并进行铆接;
所述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用于将前防撞梁本体夹紧后,采用拉铆枪进行铆接;
所述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夹具,用于将经过海马钉铆接夹具铆接好的左、右吸能盒和经过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铆接好的前防撞梁本体夹紧后进行海马钉拉铆和螺栓固定,从而完成前防撞梁总成的装配;
所述视觉检测设备,用于对装配好的前防撞梁总成的各铆接点和螺栓连接点是否有遗漏进行检测;
所述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一前一后地设置,所述吸能盒铆接设备和海马钉铆接夹具一前一后地设置在所述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之间的左侧,所述前防撞梁本体铆接设备和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夹具一前一后地设置在压点装配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之间的右侧。
上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撞梁多种铆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所述压点装配设备包括压铆电气控制柜、压铆定位组件和两个压铆夹具组件,其中:
所述压铆电气控制柜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压铆触摸屏,所述压铆电气控制柜的顶端安装有压铆工作台,所述压铆工作台上设置有压铆工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2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