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4482.X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比邻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云军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自动 感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首先根据应用场景设定参数;步骤S2:设定图像一可以看到两个产品,图像二可以看到一个产品,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步骤S3:若是图像一,直接保存在内存中的另一块区域备用,若是图像二,则通过读码设备和图像一进行比对,并进行二值化;步骤S4:判断比对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中白色区域是否超过画幅灵敏度的设定值;步骤S5:若步骤S4结果为真,则产生触发信号,开始解码流程,否则忽略,继续回到第二步进行下一次采图,本发明采用比较连续两帧图像的方式检测是否有运动物体存在,提供了可以调节的灰阶灵敏度,画幅灵敏度,以及帧间延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成像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码的读码操作需要设备首先识别到有物体进入视野,然后才能够触发读码。当前比较流行的技术是使用红外线或者光传感器检测物体运动,其详细工作流程为:首先在物体运动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一个光传感器,当物体运动经过传感器时,传感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脉冲触发读码操作。
现有技术需要光传感器配合,仅适合物体运动时确定从传感器前经过的情况下使用,而当固定式读码设备在非标准环境下使用,例如,操作人员手持物体放到镜头前读码,则不适合使用传感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本发明采用比较连续两帧图像的方式检测是否有运动物体存在,检测到则触发读码,未检测到则继续捕获图像并检测,根据应用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物体大小以及运动速度,提供了可以调节的灰阶灵敏度,画幅灵敏度,以及帧间延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根据应用场景设定参数;
步骤S2:设定图像一可以看到两个产品,图像二可以看到一个产品,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S3:若是图像一,直接保存在内存中的另一块区域备用,若是图像二,则通过读码设备和图像一进行比对,比对结束后把当前图像保存到到另一块内存区域用于下一次比对,并进行二值化;
步骤S4:判断比对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中白色区域是否超过画幅灵敏度的设定值;
步骤S5:若步骤S4结果为真,则产生触发信号,开始解码流程,否则忽略,继续回到第二步进行下一次采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根据物体和背景的色差设定灰阶灵敏度,根据物体在视场中的比例设定画幅灵敏度,根据物体运动的速度设定帧间延时。
进一步地,二值化也就是像素点差异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的灰阶灵敏度时被映射为全白色点,亮度为255,否则映射为全黑色点,亮度为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图像中白色区域占整幅图像的比例如果大于设定的画幅灵敏度,就会认为获取到一个有效的目标,并产生触发信号,读码设备开始读码流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比较连续两帧图像的方式检测是否有运动物体存在,检测到则触发读码,未检测到则继续捕获图像并检测,根据应用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物体大小以及运动速度,提供了可以调节的灰阶灵敏度,画幅灵敏度,以及帧间延时。
2.本发明基于运动物体检测,可以在不适用光传感器的场景下使用,例如,手持物体读码,较扁平物体读码,以及其他一些非典型应用。
3.本发明减少一个光传感器,减少成本,更方便安装。
4.本发明参数可以灵活设置,适用不同大小和不同速度的物体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影像式自动感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比邻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比邻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4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