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4485.3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明;倪华军;曾锐鸿;陈保国;孙梦尧;邓小康;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撑 伸缩 邻近 竖井 影响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竖井(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一侧,所述竖井(2)与箱体(1)的底部垂直;填土(3),填充在竖井(2)与箱体(1)内壁之间;第一连接墙(4),设置在箱体(1)内部靠近竖井(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墙(4)垂直插入填土(3)中;第二连续墙(5),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且与第一连接墙(4)平行,所述第二连续墙(5)与垂直插入填土(3)中;检测机构,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实现采集基坑开挖时的土压力、结构变形、地表沉降信息;外部控制器,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所述外部控制器与检测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多个千分表(41),多个千分表(41)均匀设置在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外侧填土(3)的上方,千分表(41)与箱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第二连续墙(5)靠近竖井(2)的一侧以及与其正对的竖井(2)外壁上沿高度方向均匀固设有多个应变片(42),第二连续墙(5)与竖井(2)之间的填土(3)中沿高度方向均匀埋设多个土压力盒(43),支撑伸缩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之间,用于实现挖掘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之间的填土(3)时对基坑提供支撑;应变片(42)、土压力盒(43)、支撑伸缩机构分别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伸缩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之间的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内壁上的多对支撑杆(21),每对支撑杆(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墙(4)或者第二连续墙(5)连接,另一端之间设有距离调节机构,用于实现调整每对支撑杆(2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杆(21)两端的两个钢围檩(31)且分别与其固定连接,支撑杆(21)远端的钢围檩(31)分别与第一连接墙(4)或者第二连续墙(5)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钢围檩(31)外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板(32),两个连接板(32)之间呈V型对称设有两对连接臂(33),每对连接臂(33)的开口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2)铰接,另一端之间设有螺母座且分别与其铰接,两对连接臂(33)之间的两个螺母座上穿设有双向丝杆(34)且与其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伸缩对邻近竖井影响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箱体(1)放置在操作台上,对第一连接墙(4)、第二连续墙(5)之间的填土(3)进行分层挖掘,每层挖掘完毕后取一个支撑单元旋拧双向丝杆(34)调整两对连接臂(33)的开口角度,将支撑杆(21)外侧的钢围檩(31)分别与第一连接墙(4)、第二连续墙(5)进行连接实现对基坑进行支撑,并采集千分表(41)、应变片(42)、土压力盒(43)的信息;
S2、待第一连接墙(4)、第二连续墙(5)之间的填土(3)挖掘完毕后,通过旋拧每个支撑单元的双向丝杆(34)调整连接臂(33)的开口角度,模拟第一连接墙(4)与第二连续墙(5)之间的支撑伸缩,并采集千分表(41)、应变片(42)、土压力盒(43)的信息;
S3、试验完毕后将采集千分表(41)、应变片(42)、土压力盒(43)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4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