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049.8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魁;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魁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L2/10;A61B50/33;F26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内障 手术 一体化 截囊撕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涉及白内障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顶板,顶板的表面设置有托盘,托盘内分别设置有截囊刀和撕囊钳,截囊刀和撕囊钳的顶部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固定盒,固定盒设置在顶板的顶部,固定盒内设置有滑板,滑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卡球。本发明通过消毒装置可以使紫外线杀菌灯在截囊刀与撕囊钳的上方水平循环移动,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可以对截囊刀与撕囊钳表面附着的细菌进行清除,避免在对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时有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进行白内障手术时的卫生性,同时连接板、紫外线杀菌灯和滑板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固定盒内进行适当的移动,提高紫外线杀菌灯对截囊刀与撕囊钳的杀菌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内障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指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机体内外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50岁以上老人多发,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影等,在对白内障进行手术时需要用到切囊刀和撕囊钳,然而现有的切囊刀和撕囊钳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切囊刀和撕囊钳在使用时只是放置在托盘内,由于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需要频繁的使用切囊刀和撕囊钳,切囊刀与撕囊钳的表面有附着细菌的可能,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会有细菌感染的风险,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切囊刀和撕囊钳在使用时只是放置在托盘内,由于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需要频繁的使用切囊刀和撕囊钳,切囊刀与撕囊钳的表面有附着细菌的可能,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会有细菌感染的风险,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白内障手术用一体化截囊撕囊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内分别设置有截囊刀和撕囊钳,所述截囊刀和撕囊钳的顶部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卡球,所述固定盒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卡球,所述第一卡球与第二卡球卡接,所述固定盒的侧面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固定盒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顶端与滑板的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设置在截囊刀和撕囊钳的正上方,所述滑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微型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的顶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托盘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内分别设置有转杆与圆槽,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延伸至圆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圆杆与圆槽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顶端设置有干燥灯,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微型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微型伸缩杆的顶端与转杆相抵,所述转杆与固定盒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杆和固定盒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板均等距分布在放置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底板活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魁,未经朱文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