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5155.6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7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沙婧婧;鲍萌萌;齐衍萍;于庆云;刘欣禹;陈生涛;周瑞佳;王惠;王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22/00;C02F9/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位 海草 修复 装置 | ||
1.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块(2),所述外壳(1)与隔离块(2)之间相配合构成收纳空腔(3),所述隔离块(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软管(4),所述透明软管(4)盘旋在收纳空腔(3)的内部,所述透明软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塑胶块(5),所述透明塑胶块(5)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泡沫浮块(6),所述透明软管(4)的内壁设有镜面涂层(7),所述透明软管(4)靠近隔离块(2)的一端设有透明区(8),所述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溶性凝胶(9),所述水溶性凝胶(9)的上端与泡沫浮块(6)的下端之间构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设有水溶性树脂(10),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开凿有一对通孔(11)和四个通槽(12),四个所述通槽(12)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定位弧块(13),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4),所述衔接块(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热筒(15)和弹性气囊(16),所述隔热筒(15)套设在弹性气囊(16)的外侧,所述弹性气囊(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水纤维(17),所述导水纤维(17)的外端贯穿隔热筒(15),所述导水纤维(17)与隔热筒(15)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气囊(16)的内腔填充有生石灰粉末(18),所述隔热筒(15)的内腔嵌设有衔接柱(19),所述衔接柱(19)位于弹性气囊(16)的上方,所述衔接柱(1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联动块(20),所述联动块(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联动索(21),所述联动索(21)的下端与定位弧块(13)的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8)的长度为2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14)与外壳(1)之间相配合构成配重空腔(101),所述配重空腔(101)的内部填充有铅块(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透明塑胶块(5)和泡沫浮块(6)相配合呈橄榄状,所述外壳(1)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管(4)、透明塑胶块(5)和泡沫浮块(6)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弧块(13)的外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定位弧块(13)的外表面设有抛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20)的上端呈圆锥状,所述联动块(20)和衔接柱(19)均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潮位海草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10)的表面开凿有螺旋槽(1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1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