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建筑综合设计中的问题发现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185.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钱骊政;徐文杰;史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尚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 综合 设计 中的 问题 发现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建筑综合设计时发现问题的方案,包括:从一个或多个专业公司获取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的初步规划图;对所述初步规划图执行数据预处理以创建整合的原始三维设计图;基于图模穿透分析决策库模型对所述原始三维设计图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排查;以及生成包含排查出的问题的具体数据的问题排查报告;以及在三维设计图中修改后新生成的CAD图。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的综合设计领域,尤其是在进行建筑综合设计时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各成分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方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和改建工程越来越多。而建筑的综合设计是设计落地到建设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建筑的规划设计包含着各种工种的参与,仅仅是管线就包括例如给水、燃气、电力、雨水、污水等等。这些建筑所需的各种功能对应的项目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建筑的各个角落与楼层,它们的性能和用途各不相同,承担设计和施工的有时候也不是同一部门或者公司,建设时间又通常有先有后。因此,在施工之前的规划设计时,对各种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综合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减少或解决建筑建设过程中新老组件之间、新新组件之间以及组件与建筑物之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且也便利了今后对建成的建筑的后续管理维护。
在传统的建筑综合设计方案中,主要依赖基于二维平面CAD图纸的信息交换和判断。CAD平面图以建筑设计中各部门的规划设计资料为依据,内容一般为编制建筑综合规划图和建筑横断面的纵向布置图。主要是确定建筑各主要成分(所述成分可以包括各种管线、梁、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等)的平面与纵向位置,解决总体空间布置上的问题。例如,建筑内部的各种管线在道路断面上的布置同建筑横断面设计有关。当有较多的管线集中于一个区域内时,为了合理布置管线,有时需要加宽区域,修改建筑内部设计,或修改部分工程管线的布置系统,减少这个空间内的管线数目。在详细规划阶段,以建筑内部各项工程的初步规划(或施工详图)资料为依据,为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综合平面图和各部分交叉点标高图;修订建筑横断面上管线布置图。综合设计不但要确定建筑的平面位置,而且要检查建筑内部的竖向设计,解决设计的各种成分在交叉处发生的问题。根据初步规划资料所作的综合设计,在每项工程完成施工详图之后,须进行核查。
然而,在综合设计时如何基于来自不同部门的设计或者施工图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各建筑部分设计之间的问题,例如碰撞、交叉、挤压、干扰等等,是建筑综合设计方案中的最消耗时间与精力的部分。
尽管已经开发出了不少可以用于建筑综合设计的软件,并且,所述软件也提供了一定的侦测问题的手段,但是,现有的发现建筑综合设计中的问题的机制通常仅仅考虑了一个影响因素或分开考虑几个因素,而无法综合全面地考虑所有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因此,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举例而言,现有软件在衡量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内部管线的铺设是否存在问题时,通常仅依据它们之间的埋深、走向是否直接冲突来进行判断,而不会同时结合两种设计的类型、材质、规范与环境等其它因素来综合考虑。这样,一些看起来符合要求的管线设计,在实际施工和后续维护中就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隐藏的问题通常只能借助于设计人员的人工筛查或现场施工人员的经验才能发现。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三维建筑综合设计中,由于缺少一种能够透过建筑物的三维表面展示其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的综合布局的透视手段,因此,难以发现建筑的不同成分之间是否存在问题,例如,管道设计师想查看管道设计是否与建筑结构(诸如墙面、楼梯、房门等)设计相冲突,现有的建筑综合设计的软件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功能。
为此,技术人员希望能够有一种在建筑综合设计阶段就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建筑内部设计的因素,并利用透视技术发现建筑物的各成分之间的潜在问题的新机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建筑综合设计时发现建筑物各成分的问题的方案,以提供一张高效、低成本、精确的三维建筑设计图,以减少后续施工和维护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尚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尚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编码方法、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 下一篇:软件处理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