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5450.1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文湘华;何源;黄霞;王小亻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23/889;B01J35/10;B01J37/08;C02F1/72;C02F1/78;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花丽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催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制备陶瓷催化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包括锰盐和辅盐的第一前驱体负载在陶瓷膜上后进行陈化,其中,所述辅盐包括铈盐、铁盐和钴盐中的至少之一;
(2)将含有高价锰盐的第二前驱体负载在步骤(1)得到的陶瓷膜上,使得所述第一前驱体中锰盐和所述第二前驱体中的高锰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然后进行陈化;
(3)将步骤(2)得到的陶瓷膜进行煅烧,以便得到陶瓷催化膜,
所述陶瓷催化膜包括:
陶瓷膜;
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所述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在所述陶瓷膜的表面和/或膜孔内,并且所述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包括铈、铁和钴中的至少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前驱体中所述锰盐与所述辅盐的摩尔比为(2~4):(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高锰酸盐与所述锰盐的摩尔比为(3~5):(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为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400℃,保温时间为1~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膜孔孔径为100~9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的过滤面积为0.01~0.1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1g的所述陶瓷膜,所述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负载量为0.4~0.6mg。
9.一种去除臭氧难降解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陶瓷催化膜、臭氧与含有臭氧难降解污染物的溶液进行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难降解污染物包括阿特拉津、苯并三唑、布洛芬和避蚊胺的至少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催化膜的渗透通量为50~70LMH,所述臭氧投加量为0.6~0.9mg/min,所述含有臭氧难降解污染物的溶液的初始pH为6~9。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臭氧难降解污染物的溶液的浓度为0~10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4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