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476.6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美;周宏;杜佳;李必波;刘秀;赵胜林;张艳;郭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 |
代理公司: | 重庆红石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6 | 代理人: | 谭科学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性 癌症 风险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区域性危险因素;2、假定区域性危险因素的危险系数;3、确定危险因素分值;4、确定个体癌症风险;5、建立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模型。实施本发明时,能够建立科学可行的常见癌症高危人群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管理模式和方法,确立适合于当地情况、切实可行的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 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根据某市调查结果显示,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 148.08/10万上升到2020年的291.46/10万),每年新诊癌症患者约8.6万例,平均每小时有 10人被诊断为癌症;癌症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仅2020年全市报告近5.5万例肿瘤死亡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预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未来的 20-30年内将持续增长。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我国现有3.5亿吸烟人口,1亿以上的乙型肝 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80%以上的成年妇女曾经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5%以上的人口感 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这些人口都是癌症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人 口基数巨大,使我国肿瘤防治事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由于接近80%的肿瘤患者在 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不仅病人与家庭的医疗支出高昂,而且生存率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 较大差距,如此将形成难以承受的公众负担。
哈佛癌症风险指数是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癌症预防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制的健康风 险评估模型中的癌症风险指数,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拟 合,得到疾病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用所得到的预测模型对疾病发病危险进行量化并分级。该健 康风险评估模型能解释美国80%的癌症负担。现今,基于此风险指数建立的疾病发病危险预测 量表已成为美国网站上运作时间最长,向大众公开的健康风险评估量表,并更名为“Your Disease Risk”健康评估网站,用于预测美国40岁以上人群不同类型的癌症发病危险,包括膀 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肺癌、黑色素瘤、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宫颈癌等。
而我国2012年启动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全国16个省开 展,基于哈佛癌症风险指数,结合五种常见癌症的高危因素,建立五种(肺癌、肝癌、上消化 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常见癌症高危评估模型,通过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获取危险因素信息, 用于筛选五种癌症的高危人群,再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早诊早治,这种方法与普查相比,人 群的顺应性好,成本低廉,能够提高筛查的效率。
基于哈佛癌症风险指数的全国评估模型虽已初显优势,但由于在一些特定地区其具有遗传 背景、生活环境和方式等不同,可能全国模型并不适合当地人群。如果能从模型上着手,建立 适合当地人群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模型的诊断能力,初筛出具有筛查有价值的高危人群, 指导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筛查,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将有助于提高筛查效率,实现癌症的 早诊早治,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有效的解 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区域性癌症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区域性危险因素;
I、研究区域内人群死亡病例,分析病死主因和异常癌症类型;
II、调研区域内人群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习惯、心理、情绪、疾病既往史、 恶性肿瘤家庭史、女性生理和生育史;
III、分析异常癌症与II指标的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