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639.0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恒;单秀军;张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5/33;C09D7/61;C09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eau 厚涂型 道路 标线 涂料 | ||
本申请属于道路标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包括质量比为1:1‑3:6‑9的A组分、B组分和C组分;A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固化剂20‑25%、消泡剂0.05‑0.1%、分散剂0.05‑0.2%、润湿剂0.05‑0.1%、水性色浆40‑50%、去离子水余量;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水性EAU乳液100%;C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铝酸钠0.05‑0.1%、碳酸锂0.05‑0.1%、酒石酸0.05‑0.1%、白刚玉5‑10%、玻璃砂5‑10%、石英砂10‑20%、反射玻璃球10‑15%、快干粉余量。本申请为三组分体系,水性EAU乳液更为环保,通过快干厚涂粉料的C组分调整施工厚度,通过组分的调整满足开放时间的要求,施工厚度可达1‑5 mm以上,强度高,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保色性好,适用于道路标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道路标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
背景技术
道路标线是在道路的路面上采用特殊材料获得的线条、文字、箭头灯用于传递引导、限制、警告等交通信息的标识,可以对车辆和行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制,有利于提高通行的安全性。由于道路标线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不仅要经受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还要经受车轮的冲击、磨损等,因此对于道路标线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此外,鉴于道路标线的特殊作用,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色彩鲜明,使道路标线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够具有良好的能见度,避免影响行人或车辆的通行。同时,道路标线还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的标线分三大类:热熔标线;双组份MMA标线;水性标线。其中热熔标线应用较广,其缺点是需要加热,能耗大,且有大量VOC释放;MMA标线是油性标线,VOC含量高,并且气味大,对人体有害;水性标线是新型标线,目前属于新技术,市场的水性标线多是水性丙烯酸或水性聚氨酯涂料,只能薄薄的涂刷一层,厚度通常在75μm左右,其缺陷是经过短期的使用后就会磨损,无法与热熔标线和双组份油性标线竞争,很难应用到道路中,多应用在停车位等要求不高的地方。
为了解决目前水性标线只能薄涂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 108102490 A公开了一种水性厚浆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固含量为40~50%的水性丙烯酸乳液和固含量为40~50%的水性聚乙烯蜡乳液,提高填料的分散稳定性和各原料的融合状态,从而提高标线的干燥速度、与地面的结合力和标线强度。但是,通过提高乳液固含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标线的厚度,但厚度的增加量始终有限。
因此,针对水性道路标线整体上厚度较薄的问题,需要对目前的水性道路标线配方加以改进,提高施工厚度,以获得厚度较高、强度高、耐磨性好、有韧性、保色性好的水性道路标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该道路标线涂料采用三组分体系,水性EAU乳液的应用无VOC释放,更为环保,通过快干厚土粉料的C组分调整施工厚度,通过组分的调整满足开放时间的要求,施工厚度可达1-5 mm以上,强度高,耐磨性好,有一定的韧性,且保色性好,适用于道路标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EAU厚涂型道路标线涂料,包括质量比为1:1-3:6-9的A组分、B组分和C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固化剂20-25%、消泡剂0.05-0.1%、分散剂0.05-0.2%、润湿剂0.05-0.1%、水性色浆40-50%、去离子水 余量;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水性EAU乳液100%;
所述C组分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铝酸钠0.05-0.1%、碳酸锂0.05-0.1%、酒石酸0.05-0.1%、白刚玉5-10%、玻璃砂5-10%、石英砂10-20%、反射玻璃球10-15%、快干粉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压紧贴敷缠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水中系梁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