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路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6043.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柯海;吕浩福;刘韵;郑坚标;邓鸿阳;高照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25B31/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王茹;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路 结构 涡旋 压缩机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路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油路结构包括位于支架与动涡盘之间的耐磨组件,耐磨组件上设置有出油单元;支架上开设有存油槽,存油槽与出油单元连通;回油油路,回油油路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存油槽连通;储油腔中的润滑油经回油油路后存储在存油槽中,存油槽中的润滑油经出油单元流至耐磨组件的表面。本发明摒弃传统的通过改善耐磨材料提高耐磨组件使用寿命的思路,将润滑作为提高耐磨组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通过将涡旋压缩机排气分油管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引入耐磨组件的表面,减小了耐磨组件表面的摩擦,提高了耐磨组件的使用寿命;当耐磨组件表面的摩擦减小后,涡旋压缩机的噪音也随之下降,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路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因其较高的工作效率广泛应用于空调领域,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动涡盘、静涡盘、曲轴、支架等部件组成,支架用于支撑动涡盘和静涡盘,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带动动涡盘做圆周运动,为了防止支架和动涡盘之间的摩擦,通常在支架与动涡盘接触的端面上安装耐磨片,而由于动涡盘长期的高速转动,耐磨片很容易被损坏。
传统技术中为了保证耐磨片的使用寿命,一般从耐磨片的材质出发,但由于材质的局限性,耐磨片的使用寿命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路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通过将润滑油引至耐磨组件的表面,改善了耐磨组件的润滑效果,进而提高了耐磨组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路结构,油路结构应用于涡旋压缩机中,包括:
耐磨组件,耐磨组件位于支架与动涡盘之间,耐磨组件上设置有出油单元;支架和耐磨组件之间设置有存油槽,存油槽与出油单元连通;
回油油路,回油油路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存油槽连通;
储油腔中的润滑油经回油油路后存储在存油槽中,存油槽中的润滑油经出油单元流至耐磨组件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油路包括回油通道和回油孔,回油孔开设在耐磨组件上,回油通道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回油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油单元包括凹槽和出油孔,凹槽和出油孔连通,且凹槽开设在耐磨组件的下表面用于将存油槽中的润滑油引流至出油孔,出油孔开设在耐磨组件的上表面用于将凹槽中的润滑油引流至耐磨组件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磨组件包括环形的耐磨片,耐磨片的上表面与动涡盘的底面接触,耐磨片的下表面与支架的上表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为沿耐磨片开设的环形结构,且凹槽至少设置两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油孔开设在凹槽底部,每圈凹槽上至少开设两个出油孔,且至少两个出油孔均匀分布在每圈凹槽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孔贯穿耐磨片,且回油孔位于耐磨片远离圆心的边缘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通道开设在静涡盘上,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和储油腔连接,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和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和回油孔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油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涡旋压缩机还包括防自转组件和动涡盘,防自转组件的一端与支架连接且相对于支架运动,另一端与动涡盘配合用于防止动涡盘自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涡盘上开设有沉槽,防自转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沉槽与动涡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自转组件包括防自转销,防自转销的一端插入支架中,另一端位于沉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注射用多烯紫杉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