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6059.3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贾芳艳;陈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磐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6 | 分类号: | H01F27/36;H01F27/30;H01F38/30;G01R35/02;G01R15/18;G01R1/04;G01R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李梦倩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双线 组件 标准 电流 互感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涉及互感器校验技术领域,双线包组件包括双线包本体、屏蔽层和一次绕组,双线包本体包括升流器线包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升流器线包包括第一环形铁芯,以及沿第一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第一环形铁芯上第一二次绕组;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包括第二环形铁芯,以及沿第二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第二环形铁芯上的第二二次绕组;屏蔽层沿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双线包本体上;且屏蔽层的一端接地;一次绕组绕设于屏蔽层上。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包括筒体和双线包组件,一次绕组用于与被测电流互感器串联;第一二次绕组和第二二次绕组分别用于与调压器和互感器校验仪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感器校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按照检定规程规定,测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需采用比较测差法,要求标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1/5,这样可以基本忽略标准电流互感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通过互感器校验仪读出被检互感器的误差。无论是高压和低压状态下使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均需按照JJG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规程要求在低压状态下进行误差测定。
随着JJG1165-2019《三相组合互感器》检定规程的发布,组合互感器中电流互感器的校验需要在高压下进行。由于标准电流互感器或者电力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存在泄漏电流,低压下泄漏电流较小,可以忽略,但泄漏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高压下的泄露电流不可忽略。泄露电流将对误差带来较大影响。而标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测量工作是在低压进行,无法准确反映高压状态下的实际误差。两种状态下的测量数据存在偏差,测量效果差,使用效果不佳。
为了减少试验设备的数量以及试验接线的工作量,电流互感器校验时,提出将升流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集成一体化设计。但这样集成设计结构,使得升流器输入绕组端对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泄露电流大幅增加,也会对误差校验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如何减少高压下标准电流互感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以及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是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面临的共性难题。
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201410682159.6主要针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误差影响展开研究;中国专利201811408333.2通过测量并分析待测高压电流互感器的泄露电流并建立试验模型、在待测高压电流互感器中设置电磁屏蔽层,以实现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测量。
上述技术提出了泄露电流的测量方法以及泄露电流对校验误差的影响,但并未解决如何减小标准器以及升流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未提及的如何减小标准器以及升流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线包组件,其包括:
双线包本体,其包括升流器线包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所述升流器线包包括第一环形铁芯,以及沿所述第一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环形铁芯上的第一二次绕组;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包括第二环形铁芯,以及沿所述第二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环形铁芯上的第二二次绕组;所述第二环形铁芯与所述第一环形铁芯同轴设置;
屏蔽层,其沿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所述双线包本体上;且所述屏蔽层的一端接地;
一次绕组,其沿所述屏蔽层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屏蔽层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还将所述第一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全包裹。
一些实施例中,该双线包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双线包本体和所述屏蔽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绕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所述双线包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磐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磐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RV-471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钻孔设备